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2章 要掉小珍珠了 (第2/4页)
怎么自己反驳自己? 谁曾想,那人接着阐述观点:“我认为,在‘明亡之后无华夏’之前还有一句,‘崖山之后无中国’。” “啧……” 陆时不由得咋舌, 对方这味儿未免也太冲了。 他沉吟道:“这个‘崖山之后无中国’出自何处?” 被问到这种问题,那个教授一懵。 却立即有人起身打配合, “山鹿素行!” 这是妥妥的车轮战。 陆时心想, 自己确实有孔明先生那股舌战群儒的感觉了。 他说:“山鹿素行是江户前期,古学派创始人之一,武士道精神的积极倡导者。不过,他应当没说过‘崖山之后无中国’那种话。” 这话立即招致反驳, “陆教授,说话得有证据。” 陆时深吸一口气,吟道: “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 用的是汉语。 现场大部分学生虽然懂汉学,但这首诗还是有些超纲了。 有教授道:“陆教授,请您解释一下。这是您作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旁边就有人嘀咕:“不对。这是清初的文人钱谦益所作,名叫《后秋兴》。” 钱谦益算是名人了, 他的“水太凉”十分出圈。 陆时点点头, “是。我刚才所吟诵的诗是钱谦益所作。” 现场又是一阵安静, “……” “……” “……” 学生们面面相觑。 忽然,有人说:“那么说来,刚才的观点是汉人自己也认同的?” 此言一出,寂静被打碎。 学生们忍不住议论。 陆时张开双臂, “各位,先听我说完。” 他环视一圈,说:“中国有韵诗、绝句,日本有和歌、俳谐。在赏析这类作品时,应当结合时代背景、作者心境,我想,这一点大家是不会否认的。” 如果只讲诗歌,那确实可以硬着头皮去否认, 但提到俳谐,就不得不认了。 没人吭声。 陆时便继续说道:“先看钱谦益此人。他失节降清,但对明朝念念不忘,资助了多次反清复明的活动。那首诗是他在听到南明桂王被害后写的。所以,明白了吗?” 很容易理解, 《后秋兴》是明显的借古讽今, 表面上说崖山, 实则,跟崖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钱谦益只是以宋亡于元来暗喻明亡于清,针对这个朝代更替的现象,和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的内涵完全不同。 借助那句诗便得出结论,属实是拿冯京当马凉。 东大的师生们全都沉默了。 菊池大麓左右看看,心中焦急。 就在这时,内藤湖南又开始发话了:“陆教授对钱谦益的说法,有证据吗?在您的言语里,钱谦益过于矛盾了。他身为明臣却降清,降了清却要复明。” 这个问题听着像胡搅蛮缠。 陆时说:“不止于此。钱谦益自诩清流却热衷于官场名利,自夸道德却不忠于两朝君王。内藤先生,你可曾听说过《贰臣传》吗?” 内藤湖南摇头。 旁边一位东大教授低声解释:“《钦定贰臣传》,写的是投降清朝的明臣。” 内藤湖南暗自点头, “收买人心,应该的。” 那个教授“额……”了一声,说:“不是你想的那样。乾隆皇帝认为,那些叛徒是有才无形之人,尤为可鄙可耻,《钦定贰臣传》极尽贬低之能事,有羞辱之意。” 内藤湖南:??? 实在理解不了乾隆皇帝的脑回路。 那个教授又道:“还有一本书,《钦定胜朝殉节诸臣传》,写抗清而死的明朝大臣、士大夫,不吝溢美之词。” 内藤湖南更懵了。 难道真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过了好一阵,他才多少有些明白过来。 在乾隆皇帝的眼中,《贰臣传》里的明朝叛臣约等于夜壶, 夜壶嘛~ 该用的时候拿来用用就得了, 不用的时候,谁会凑上去闻一闻味儿呢? 所以,搞一本书出来,大肆批判,别让世人误解清廷不重视忠诚、纲常、伦理。 但仔细想一想,乾隆皇帝好像也没脸指责人家, 他们爱新觉罗一脉,往上数,几十年都拿着明朝的俸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