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没有人,比陆时,更懂,法国 (第3/4页)
从史料入手。据事直书,不见得百分之百正确。” 法国人听中国人讲解法国大革命, 这事儿怎么想怎么离谱。 有人开始离席。 巴黎大学就是这样,学生们是自由的。 但更多的人选择留了下来, 他们不全是想听演讲,也有很多是准备反驳陆时的。 陆时在伦敦政经也没少讲课,面对这种情况,自有一套应对的办法, 他说: “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西方的风俗和道德,可能把整个欧洲引向暴政。因此,英国宁可不改革也不要法国大革命。’ ” 一听这话,学生们哪能坐得住。 骂骂咧咧声四起。 陆时嘴角勾起, 年轻人就是这点好,满腔的热血,最是容易被利用……咳咳……激将。 他双手下压, “诸位!刚才那话不是我说的,而是英国的史学家伯克先生在《法国大革命》一书中写的。当然,我并不赞同他的观……额……” 说着,忽然微微停顿。 他想到早上的“州”字事件, “我也不是完全不赞同吧。关于‘摧毁了西方的风俗和道德’这一点,还是部分正确的。” 下面的学生又开始骂骂咧咧起来了。 陆时赶紧绕回正题, “今天要说的,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综合分析。” 说完回头继续爬黑板,写下两个大字: 起因。 他问道:“有谁能聊聊吗?” 在场的都是法国人,还是大学生,自然能讲个一二三四五。 立即有人起身, “因为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 结果,他刚说完,都不用陆时反驳,旁边便有人吐槽:“你说得也太笼统了!路易十六为什么要解散议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人立即说:“还不是因为……额……” 陆时轻咳一声, “好了,还是听我来说吧。关于这一点,首先要说的是三级会议,以及三级会议这个制度是怎么运行不下去的。” 所谓“三级”, 天主教教士组成第一等级; 贵族组成第二等级; 其他公民,如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 无疑,前两者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而后者处于被统治地位。 但随着经济发展,第三等级愈加壮大, 而法国的贵族头衔是开放的,让一些有能力及有钱的第三等级向上一步,再加上贵族本身也可以投资商业、矿业、地产,导致第二、第三等级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陆时介绍完,把手一摊, “所以,路易十六发现,他周围全是叛徒。” 这话说得有趣, 学生们不由得哈哈大笑。 下面,辜鸿铭正给两个年轻人吃力地翻译, 蒋国亮忽然说道:“说起来,前朝的时候是不是也出现了第三等级壮大的情况?”
辜鸿铭和蔡元培俱是一愣, 随后,蔡元培苦笑, “这个观点,《万历十五年》中不是提到了吗?” 辜鸿铭低声附和:“所以我才说,那本书才是最适合的教材。” 蒋国亮皱眉, “反思固然重要。但师夷长技又有什么不好?” 蔡元培点点头, “就比如学习法兰西的君主立宪制。” 辜鸿铭冷笑, “哼!又是康党的观点!要我说,他就是雅各宾派的鼓吹者罢了!” 有趣的是,雅各宾派正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个派别。 蔡元培有些不满,但没有直接表达。 反倒是蒋国亮直言道:“辜先生,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如果没有甲午战争,我们还能闷着头装自己很强大,可事实呢?不维新不行啊……” 辜鸿铭又准备反驳, 蔡元培赶紧道:“先别说了!听陆教授演讲。” 三人中就辜鸿铭一个懂法语的, 结果,这一讨论,再回神时,却发现陆时已经在做总结性的发言了。 辜鸿铭不满地瞪了瞪两个年轻人,这才继续翻译。 只听陆时说:“总之,国王认为第二等级还是听话的,遂把加税的提案放到三级会议讨论。结果呢?第三等级以十七票的微弱优势取胜,加税法案没能通过。” 后面的事,众人都知道了。 路易十六出尔反尔,强行要求加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