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无所不能的神仙 (第2/3页)
:“我在半年前去法国的路上就看到过。” 他将话题绕回去, “我们刚才聊到你去伦敦的目的。” 杰克伦敦点点头, “这件事要从去年说起。当时,我的第一本小说集《狼子》出版,立即为我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相当优厚的收入。” 不愧是记者。 这哥们是懂得自卖自夸的。 陆时轻咳, “重点。说重点。” 杰克伦敦嘿嘿一笑, “有名气了,各种工作自然就来了。我应美国新闻社的委派,去非洲采访布尔战争,结果,在伦敦转航的时候,新闻社中途改变计划,拍来电报让我不要去了。” 陆时抓住了重点―― 布尔战争。 他问:“然后?” 杰克伦敦耸耸肩, “我在伦敦无事可做,就以水手身份到伦敦贫民窟中住了三个月,作了详细的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回国后出版了《深渊里的人们》。这本书让我在美国名声大振。” 又开始吹牛了。 陆时问道:“那是一部报告文学吧?你的观察和描绘确实细致入微。” 杰克伦敦诧异, “你连那本书都读过?莫非,你是社会主义者?” “噗!咳咳咳……” 陆时被这个问题弄得呛着了。 但也不怪对方会这么想, 《深渊里的人们》描绘了那个时期伦敦东区贫困、饥饿、肮脏和疾病的惨景。 陆时对其中一个细节印象深刻, 爱德华七世的加冕日里,在粘滑的人行道上,几个年老体衰的车夫慌乱地从地上拾起豆粒大的面包渣塞进嘴里。 加冕与拾荒, 两者的对比十分真实。 对《深渊里的人们》抱有高评价,杰克伦敦难免会有遐想。 他看陆时不说话,遂陷入沉思, 良久,他说:“陆教授,你为慈善赋税法案的推动出谋划策,同时和卡耐基先生合作,致力于美国的慈善事业。所以说,你只是天性善良、悲天悯人。” 陆时不想被戴高帽子, 他低声道:“杰克,如果你读过我最近写的一部科幻小说《动物庄园》,就不会瞎猜了。” 杰克伦敦第一次听说这本书, 他默默记下书名,问道:“那本书里有你的‘主义’?” 陆时回答道:“你还是不懂。角色的立场不代表作者的立场。所以说,我赞扬你的书写得好,不代表认可书中透露出的倾向。” 杰克伦敦下意识地摸出口袋中的笔, “那你是反对?” 一边说,一边在身上摸索, 看那样子,似乎是在找笔记本。 陆时:“……” “杰克,你职业病犯了?” 杰克伦敦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把笔收回去, “抱歉~抱歉~” 但很快他又说道:“但我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对,这次来伦敦,陆教授,你是我努力要采访到的人之一。” 陆时诧异, “什么意思?” 杰克伦敦继续说道:“咱们接着刚才的话往下聊。因为《深渊里的人们》,我端上了美国新闻社的铁饭碗。而且,你知道的,布尔战争最近结束了。” “啧……” 陆时咋舌,全都想通了。 显然又是世界线变动导致的蝴蝶效应。 按照正常历史,此时的杰克伦敦本应在加利福尼亚的家里完成长篇小说《海狼》, 但布尔战争提前以大英在非洲的全线收缩为结束,这明显出乎了诸列强的意料, 而杰克伦敦作为写出《深渊里的人们》的“对英事物专家”,受美国新闻社聘请前来采访,再正常不过。 他看向陆时, “陆教授,我听说,贝尔福首相是受了你的影响?好像是一本书,名叫《日本文明的天性》。” 这话可不能乱认。 陆时说:“有哪个国家的政要会因为一本书而改弦更张?” 他一脸笑呵呵的表情, “杰克小同志,不要听风就是雨嘛~” 杰克伦敦懵逼脸, 不知道刚才还很直接的陆时,为什么忽然打起了官腔。 陆时继续道:“我相信,白厅、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宫的决策,都是经过‘大人们’深思熟虑制定的,不会儿戏。” 杰克伦敦挠头, “陆教授,关于儿戏,你知道英国下议院被称为‘动物园’吗?” 陆时:“……” 无言以对。 杰克伦敦又问道:“还有,你知道英国上议院被称为‘植物园’吗?” 陆时:“……” 还是无言以对。 杰克伦敦越说越自信,继续追问:“还有,你知道一部名叫《是!首相》的戏剧吗?戏剧海报上有一句讽刺度拉满的话,‘大英在不当人这方面,向来是不当人的’……” 陆时终于开口了: “那特么是我写的!” 杰克伦敦不由得大为尴尬,说:“额……我给忘了。” 陆时拍拍对方的肩,没有再说。 他知道,杰克伦敦说的一点儿错没有。 议会制国家,确实“偶尔”会有那么一丢丢荒谬的情况出现。 现代英国最著名的标志,当属脱欧公投, 艺术家班克斯甚至为此创作了名画《权力下放的议会》, 整幅画以灯光昏暗的英国议会为布景,只不过,议会席上衣冠楚楚的议员们被大猩猩代替。 那幅画创作于2009年, 十年过去,博物馆又把这幅画拿出来展出,时间选在2019年3月28日,为了“纪念”原定的3月29日脱欧日。 但令人讽刺的是,英国在3月29日没能如期脱欧。 “动物园”,描述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