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逼上绝境(求收藏,求追读)  (第1/2页)
    春去秋来。    转眼间。    又是一年过去。    在庆安二十三年的春耕时期,李童氏终于松口,租了三亩在青山县外的河沿地给卫图夫妇。    不过在租子方面,李童氏没有丝毫松口,和其他佃户一样,地里打出的粮食,要上交六成。    好在李家的租子包含了官府征收的地税,不像其他财东家,地税要佃户出。    换言之。    卫图种上三亩地,除去交租子的六成,剩下的四成都是自个的。    此外,种麦的同时,也能在麦苗的间隙,种些黄豆。    这也是另一项增收。    在麦子黄熟的前半个月,老爷李耀祖带卫图这个仆从,一同进了府城,给大儿子李兴业交纳在府学书院的束脩。    “府学教谕真不是东西,明明麦熟还得十来天,非要这个点交束脩,摆明是想多搜刮一点银子……”    路上,李耀祖骑在马上,由卫图牵着往府城走,其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身后运粮的骡车,然后抱怨今年的束脩交的太早,让他白白损失了银钱。    卫图保持沉默,静静听着李耀祖的长吁短叹、自言自语。    每年。    收粮前。    收粮后。    粮价是两个价。    看似交了同样的束脩,但因为粮食时价不一,府学书院借这個时间点,转手倒卖,能赚上不少钱。    对于府学的这些龌龊,卫图从李耀祖口中听了没有十遍,也有八遍了,早就耳熟能详了。    “再过半个月,粮食打完后,缺的钱也就攒够了。”    “就剩下说服李耀祖和李童氏,赎回身契了。”    卫图暗自寻思。    跟计划中的差不多,经过一年多的省吃俭用,他手上的钱距离十两赎身银已经差不了多少了。    现在,缺的只有说服李耀祖和李童氏同意他赎身,将身契归还于他,并愿意写书信证明。    然而——    就在卫图寻思如何说赎买自己身契的时候,抱怨完府学教谕的老爷李耀祖,却突然开口与他搭起了话。    “卫图,你身材魁梧,力气也大,要不待在兴业那边当个小厮。”    “保护他。”    “我这个当爹的,也就能放心一点了。”    李耀祖勒紧缰绳,促使马前的卫图停下,然后居高临下的看了一眼卫图,摸了摸颌下的山羊胡,眸底闪烁着精光,说道。    “大少爷身边有人伺候着呢,我去了是抢位呢,坏了大少爷的读书心情就不好了。”卫图怔了一下,寻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搪塞道。    “再过大半年,就是县里的童试了。”    卫图又补了一句。    县里文举和武举的时间相差大概半个月,文举在前,武举在后,因此他对童试的时间知道的一清二楚。    “也是,不能误了兴业的学习。”李耀祖踌躇一小会,重重的点了点头,没再复提这件事。    不过。    李耀祖没复提。    但卫图却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李耀祖趁秋忙的时候,想要支开我,是打着啥想法?”    交完束脩,往青山县李宅赶路的途中,卫图一直在寻思这件事的缘由。    老爷李耀祖是个不好相与的人,这是李宅一众下人的共识。    而这,也变相说明了李耀祖的精明,不好糊弄。    他能想到变更随从会影响到大少爷李兴业的读书问题,难道李耀祖会想不到这一点?    这是不可能的事!    回到李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