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_第870章:王实拜访杨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0章:王实拜访杨铭! (第2/2页)

r>
    王实对于杨铭的了解,大多是通过新闻和报刊上看到过的。

    如今,杨先生到底有多少身家,王实不知道。

    他知道,此时杨先生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在香江,濠江,在国内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杨先生作为外资,却是陪同老先生视察了许多地方。

    “杨先生,这是我的名片。”

    王实恭敬把一张名片递给杨铭。

    杨铭拿过去看,名片上写着鹏城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总经理王实。

    科教仪器?

    “杨先生,是这样的,我最近先是把东北的玉米倒腾到南方,从倒腾玉米赚到钱后,我又从东洋进口现代仪器产品,电器产品等等。”

    说来说去,还是倒腾东西。

    这个东西,也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的。

    当初容志健兄弟可以和杨铭合资成为爱卡电子公司,那是因为容家拥有内地贩卖特权。

    王实的关系比不上容家,但是,凭借他的关系,从东北倒腾玉米到南方,也赚几百万RMB也是可以的。

    在这个时代来说。

    一个人能够赚几百万RMB,不亚于未来几个亿,甚至更多。

    王实本来家境的关系网,就不是普通人,他能够通过倒腾的关系赚几百万,但是,其他人则是做不到。

    “王先生,你这个生意还算是不错。”杨铭说道。

    这也是一种特权和关系。

    可能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才行得通,如果是以前是行不通的。

    “杨先生,现在越来越多人做了,不知道杨先生是否有指教?”

    很明显,王实就是想让杨先生给他指一条路的。

    看似现在倒腾玉米赚不少钱,现在可不止他那样做,很快更多人做这一条路的时候,他到时就没法做了。

    听到对方那样问,杨铭想到一件事。

    那就是,很快王实没有再倒腾玉米,而是换汇倒卖。

    根据当时的鹏城的政策,鹏城的国外产品不能销售到鹏城外,但不限制特区外客户把在鹏城内购买的商品运出特区。

    展销中心的业务与倒卖玉米没有大的区别,先收内地需货企业货款的25%作为定金,然后向港商订货,按同样比例付款给港商,待货到鹏城后,买方付清余款提货。

    买卖的关键是,收的是人民币,支付给港商的是港币或美元,展销中心的利润就来自获取外币的能力。

    要开这样的展销中心,首先要有进口许可证,其次要联系到具有外汇出口创汇份额的单位,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政府背景和公关能力是开不成这种公司的。

    这年的秋天,一个叫王春堂的燕京人来鹏城,宣称手头有3000万美元的出口外汇留成,换汇比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3.7元。

    所谓“外汇留成”并非现金,而是一种“配额指标”,它应该属于某个大型国营外贸公司,最终以非常灰色的方式转移到了有官家后台的“倒爷”手上。

    当时的市场汇价是1美元兑换4.2元人民币,王实向王春堂预定了1000万美元的“外汇留成”,然后他从Z国银行“顺利”贷到2000万元人民币,凑足3700万元汇给王春堂。

    一倒手,展销中心赚到兑换差价500万元。

    这样的换汇倒卖看来比倒卖玉米还要痛快,在当时的鹏城与燕京之间,早已形成了这样一条资源输送的地下通道,源源不断的国家配额和公共利益以各种形式被贩卖到南方,它们游离在法律的边缘地带,促成了某些个人和公司的暴富。

    王实的展销中心在这种游戏中扮演的是终端洗钱的角色,他从燕京调来外汇指标,联系好进货和出货的港商与国内企业,通过货物的进口销售把汇率差价“清洗”成流通差价。

    求订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