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34章 真正的坏人!江南士绅人都傻了! (第1/2页)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正文第834章真正的坏人!江南士绅人都傻了!孙曰恭此刻很茫然。 他站在士子人群中,看着台上面不改色的杨士奇,没来由地心生羞愧。 因为,杨士奇说的这些话,每一件都是事实,而且是有迹可查的事实真相!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杨士奇看向一众士子书生,神情淡然地继续追问道。 “你们都是江南士子。” “想必家境都很不错,至少衣食无忧,只用安心苦读即可!”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以你们父辈的俸禄收入,为何能够支撑起你们读书习字,为何还能豢养大量的婢女奴仆?” “再者说的直白一点,你们家中名下的田地,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一点恐怕你们自己都不清楚吧?” 杨士奇的话语,直指人心。 顺着他这个思路去想,不少士子书生都露出了茫然之色。 家中的田地怎么来的? 那不是家产祖产,一代代传下来的吗? 读书人都讲究一个“耕读传家”,而“耕读”二字指的就是田地,而“传家”则是形容家产世代相传。 如孙曰恭等人,他们自小就开始读书习字上私塾,为了科考而潜心苦读,一直都是如此,从来没有为衣食生计发过愁。 反正家里面多的是田地,也多的是粮食,不需要他们自己去cao心。 可现在面对杨士奇的这个问题,哪怕是孙曰恭也沉默了。 对啊,家中那么多的田地,从何而来? “不要说什么,那都是祖产!” “自我大明开国以来,唯独勋贵功臣才被赐予了田产,哪怕一品文臣,朝廷也不会赐予其田地,最多赏赐几座宅院庄园罢了。” “当然,也不乏有传承数百年的世家豪族,家中田地确实有迹可循,可在场的这么多士子书生,难道你们全都是出身自百年世家千年豪族吗?” “你们在指责我杨士奇是个佞臣幸臣之前,不妨回去问一问你们的父辈,家中田地从何而来?” “大抵无非就是不择手段的兼并,利用功名特权威逼利诱百姓,投身为你们府内的佃户,从而规避朝廷征税!” “如此,你们可还有胆气,站在这里质问我杨士奇,为何要推行摊丁入亩?”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士子书生纷纷交头接耳,开始了议论纷纷。 他们不敢相信,真正的坏人,竟然不是杨士奇,而是自己等人,或者说是他们的父辈亲人! 杨士奇已经把话说得很直白了。 人家之所以要推行摊丁入亩,是因为此策乃是利国利民的仁政国策! 对百姓有利,对朝廷有利,对大明也有利! 唯一损害的,就只有士绅缙绅的利益! 而他们这些士绅缙绅子弟,现在还有脸跑来质问他辱骂他,多冒昧啊! 你有脸骂我杨士奇是佞臣幸臣,那你怎么不回去问问你爹问问你爷爷,你们自家干的那些烂事儿? 大明王朝,可是没有给文臣赐予过田地啊! 真正名正言顺可以获得田地的人,那都是有爵位在身的勋贵! 大明开国至今才多少年啊,你家那成百上千亩的田地从何而来? 怎么来的,你心里面没点逼数吗? 这个反击,无疑是致命的! 一众士子书生顿时傻眼了,下意识地面面相觑,一张张脸都涨红成了猪肝色! 如果杨士奇所言为真,那他们可真是贼喊捉贼,丢尽脸面啊! 实际上不少士子书生心中都已经有了答案,毕竟他们今日之所以汇聚于此,就是听了自家老子叔伯的撺掇怂恿! 这尼玛地,被人给当枪使了啊! 杨士奇见此情形,脸上露出了和煦笑容。 “话说到这里,你们自行去体会吧!” “本官现在要去知府衙门处理公务,还请诸位让出一条道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