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一回 始作俑者 (第1/2页)
明末:辽东雄狮第九百六十一回始作俑者王府内室的屏风后面,布木布泰坐在梳妆台前,正在侍女的帮助下整理妆容。 德音和海兰珠已不在场,她们去了浴室,给晨跑后洗澡的杨承应擦拭身子。 因为床坏的缘故,昨晚她们一宿没睡。 只要有一个人稍微有点动作,断裂的部分就吱吱作响。 以至于四人聊了半宿的天。 到点后,杨承应赶紧起床,参与军队的晨练。 朱徽娴早把杨承应廷议要穿的袍冠,派人送了过来。 今天,杨承应要顶着黑眼圈召开廷议,为这些日子发生的大事完成定性。 一旦定性,以后的口径都得按照这个来。 冬日的阳光照进卧室,从浴室出来的杨承应站在洗脸架前,低头用热水洗脸。 杨宗嗣在内侍陪同下,来与父亲汇合,然后一起前往崇政殿。 见儿子行礼,杨承应取下毛巾一边擦脸一边让他起身:看書菈 「宗嗣,土默特部名义上的首领俄木布已经投降,如果是你来裁决此事,你会怎么做?」 国之根本,在于继承人是否可靠,杨承应这是有心考他。 「父亲,儿臣以为俄木布罪不至死,求父亲从轻发落。」 杨宗嗣睁着大眼睛,说道。 「哦?为什么你认为他罪不至死!」杨承应反问。 「他投靠父亲时,麾下兵马都被茂罕掌握,他是在茂罕的威逼下投靠父亲。」 杨宗嗣回答道:「这次反叛也是因为茂罕心怀不满,而并非出于俄木布本意。」 杨承应认真听了儿子的话,问道:「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还是有人教你这么说。」 「全是儿臣自己想的,没人教儿臣。」杨宗嗣回答。 杨承应听了,既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应。 他穿上了棉袄,带着杨宗嗣步出卧室,前往崇政殿。 父子走后,布木布泰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道:「俄木布的运气不差,一条命算是保住了。」 「殿下都没说什么,meimei怎么就肯定俄木布不会死。」海兰珠好奇地问。 她们昨日听到祖大寿劝大王杀俄木布,大王也很赞同。 布木布泰道:「如果是旁人劝殿下放过俄木布,或许没有用。世子劝他,他一定会听。」 「哦,殿下是一位心疼孩子的父亲。」德音猜测。 「这和心疼孩子有关也无关。」布木布泰道,「我记得汉人有一句话叫‘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宋仁宗时,西夏攻宋,光化军知军弃城逃走,范仲淹和富弼一个说不杀,一个说杀。 两人退朝后,富弼气愤范仲淹不讲法度,竟轻易放过逃将。 范仲淹先说了一段知军逃跑情有可原的理由,然后说了一段很重要的话。」 「什么话?」 「范仲淹说,天子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你却教他大开杀戒。如果有一天他杀人杀到手滑,我们的项上人头都将不保。殿下是想到了这一层,才放过俄木布。」 「原来如此。」德音和海兰珠频频点头。 咚!咚!咚! 随着崇政殿外一声声鼓响,等候多时的百官鱼贯而入,走进暖和的崇政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