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吾敬世间一杯酒,世间回我半生苦!  (第2/2页)
所以一时间也没有收货太多有价值的证据,但是从他获取的有限情报来看,天龙关战役和平元冤案,后面的主谋都是皇帝赵瑛。    后来西北三个行省,因为干旱,朝廷不拔救济粮,饿死民众无数,三个行省境内,农民起义不断,朝廷征剿了一次又一次,都剿不干净。    尤其是河西行省,农民起义最为严重,他看到了推翻皇帝赵瑛的希望,就起身奔赴河西行省。    到了河西行省以后,因为自己的名气,又待人宽容,文武双全,收到了河西行省各路起义军尊重。    几年间他也很快拉起了一直两万人的起义军队伍,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军队跟朝廷大军大小不亚于百战!由于他战法灵活,避实就虚;朝廷兵马被他耍的团团转,一直拿他这支起义军没有办法。    后来家族传来消息,北伦扣关京原行省,朝廷一兵不发,便要割地求和,父亲等人没有撤退,还是驻守在京行关;家族长辈希望他劝劝他父亲,让他撤军回来,不要白白牺牲。    他率两万起义军,星夜驰援京行关,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呼延雄这次不退的原因,是因为父亲对岳老元帅的愧疚,不想再对不起京原百姓。    所以这次父亲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可是他还是晚了一步,当它率军赶到京行山的时候,碰上了京原巡守沈言德和他父亲的老部下步军统领郑旭,两人正在山上布置防线,告知他,一天前自己的父亲率领十万京原铁骑与赛诺·忽木真的三十万骑兵死战,已经全军覆没。    郑旭从怀里掏出了一份父亲给他的书信,他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拆开了信封,拿出了父亲给他亲手写的信看了起来:    “吾儿高辰!见字如见父,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父亲已经战死于沙场,原谅父亲不能与你再见最后一面的行为!    为父少年从军,追随你祖父征战沙场十几年,无一败绩,上对的起朝廷,下对的起百姓,可是自从天龙关一役后,父亲心里就有了一个心魔,一直愧对岳老元帅和易丞相,二十年间,我时常夜里被噩梦惊醒。    想找你说话,可你已不在身边,你当年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父亲不怪你,事实证明你是对的,父亲错了;为父一直想跟你再见一面,想对你说一声“对不起”    辰儿,父亲知道你有鸿鹄之志,想要重建这天下之雄心,然,我们呼延家族,世代受皇族恩惠,父亲绝不可能做忤逆之事,但也不会劝阻你。    你太祖父在世时,便常说你是武曲星下凡,是应乱而生,父亲也不想日后因为家族的原因,而拖累你的后腿。    所以这些年来,父亲已经将你的两个弟弟和我们呼延家族中族人都移出了军伍,让他们做了地方文官,避免日后与你战场相见,让你为难。    你在河西行省搞得起义军,父亲也一直在关注着,朝廷好几次派我进军河西行省剿灭起义军,我都找理由拒绝了。    辰儿,父亲不想再退了,父亲已经五十岁了,也被心境折磨了二十年,趁着我还能拿的动刀,还能帮你多杀几个北伦鞑子,所以父亲决定马革裹尸,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也不要为父亲悲伤,马革裹尸是军人一生的荣耀,呼延家族不丢人!    父亲是个大老粗,不像你,百家学问都精通,胸中有经天纬地之才,只要你想做事,就去做,父亲都支持你。    若日后能够完成父亲北灭北伦一统天下的夙愿,为夫也能含笑九泉了。    照顾好你的母亲和弟弟meimei们,父亲没给你留下什么东西,也不需要你有什么负担。    父亲这一生啊!前半生驰骋沙场,心境无敌,后半生,心磨缠绕,你又不在身边;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当真是苦涩啊!    父亲这个大老粗也给你留下一首诗,你看看父亲写的如何啊!    春秋怒马踏北戎,杀敌千万报君堂;    只识人间太平世,不教戎狄度京关!    天龙一事破心境,愧对百年将门义;    吾敬世间一杯酒,世间回我半生苦!    辰儿,照顾好自己,剩下的路,父亲便不能陪你一起走了!”    看完信的呼延高辰,将信小心翼翼的放进信封里,放在了自己衣服里。    两行泪水划过他的脸颊,这位从幼年开始到如今的中年,刀光血影间都没有流过一滴泪的帝国将星,此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双手掩面,已经泣不成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