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生阶段之爱情  (第1/1页)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喜欢上另一个人?为什么要喜欢一个人?爱情是什么?素昧平生的两个人,为什么会单方面付出or双方互相付出?从学校毕业来到社会上班的目的是什么?是和另一个人买房结婚生子?    最初级的动物只知道生存与繁衍,这是来自基因的本能。稍微高级点动物的有了一定的智力之后就会拥有情感,知道了什么是喜怒哀乐,到人类这个级别的智力之后,情感将会被无限放大,有了七宗罪,这就迅速的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单细胞动物之间彼此近乎一样,选择没有任何的意义,哺乳类动物中智力较低的比如阿猫阿狗,差距也不大,选择开始有了点意义,因为有的就自私,有的易怒等等。到了我们人类,因为人的情感非常丰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非常之大,这就有了选择的意义。    因为人是种群居动物,很难只靠自己一个人生存下去,更何况人的情感非常丰富,我们甚至可以背叛基因的本能,不会为了繁衍而繁衍,情感成了我们的最优先级,一个心智完全成熟的人择偶将会无比之苛刻,他们只会对自己的情感负责,所幸心智成长很难全面发展,因为有情感的存在,否则人类能不能繁衍都是个问题。    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父母都对其关爱有加,满足其情感物质需求,再没有人催他的话,他会主动想要找个人结婚吗?爱情只会存在于缺憾之中,一个没有缺憾的人不需要爱情,爱情的本质是情感的寄托,青少年早恋必然是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否则不会将情感寄托在别人身上,成年人亦是如此,因为需要外出谋生,在外界情感无处寄托,所以会对对自己好的人非常有好感,如果对方想要更进一步会很简单,除非对方实在拿不出手……    爱情的本质就是满足内心情感的缺憾其次才是为了繁衍后代。    接下来聊个非要有意思的,择偶对象的选择范围有多大?看起来是完全随机的,实际上是有圈子的,一个人但凡圈子内有的选都不会去相亲,现代人的圈子普遍偏小,可选择的余地也小,不像父母那代人,附近十里八乡的后生什么情况都一清二楚,所以结婚后基本上都能白头偕老,我们现在的离婚率飙涨与圈子太小人只能在自己圈子勉强挑一个有很大关系,譬如我们父母有几对是一个村子的?而且现代人文化水平普遍偏高生存手段很多所以自主意愿极强,不会像以前一样过分的委屈自己,一方面适合率降低另一方面自主意愿又强必然带来高离婚率。    我希望各位在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情感大于物质,但两者都得有。都希望自己下班回到的是家,如果处久了都没有家人的感觉,那必然不是合适的。爱情从来不是一方努力讨好另外一方换取对方的同意,男人至死仍是少年,女人到老都是少女。可能会一时激动看上某人,终究不长久。爱情来的时候一定要扪心自问,他合不合适?他是不是一个能共度一生的人?爱情的本质应该是始于颜值or才华发展于情感性格终于互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