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风送轻舟江海阔 雁离秋浦水云迢(中)  (第1/2页)
    下午三点半,王大富和高志腾准时来到车间,见到了四班班长。班长姓郑,二十多岁,中等身材,嗓门洪亮,他领着二人来到更衣室,教他们穿上工作服,简单说了几句话:“我们班负责芋子车间的卫生,清理下脚料,手脚麻利点,别耽误人家干活。工作很简单,到车间一看就会。”    车间里,工人们身穿白色工作服,排成长长的四排,站在cao作台前,手持一把小刀,削着洁白的芋头。    “怕是有一两百人吧?”面对这一壮观的场景,王大富有些震惊,感到手足无措。高志腾则神情自若,也不用班长教,学着别人的样子,拿起一个水桶,开始收集下脚料。    下脚料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利用价值的芋头皮、碎屑,直接扔进垃圾桶;一种是不能削成芋仔的芋头,还可以吃,收集在一个大塑料桶里,推到伙房,可以做菜。    四班总共只有六个人,除了收集垃圾,还要负责把洗净干净的芋头推进车间,分给cao作台的员工,工作单调繁重,特别是要不停地收集下脚料,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谁稍微有些懈怠,郑班长就会大着嗓门喊:“再不麻溜的,扣你半天工资。”    五点半到六点半是晚饭时间,工人们分批到餐厅用餐,王大富和高志腾吃完饭,也不能休息片刻,立即回到车间工作,直到半夜十二点下班,竟一刻也没闲着。下班时,两人已累得腰酸背痛,连换工作服的力气都没有了。郑班长对他俩的表现很满意,说:“你们今天表现很好,车间主任表扬我们班了,说今天卫生收拾得很利索,明天要再接再厉啊。”    王大富和高志腾听了,互望一眼,王大富开心地笑了,高志腾却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二人走出车间,觉得又累又困,顾不上吃饭,赶紧返回宿舍,衣服也没来得及脱,一头倒在床上,昏睡过去。等他们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从床上爬起来一看,已经八点多了,肚子饿得咕咕叫。    “糟糕,伙房是不是已经下班了。”高志腾急忙找饭盒。    “伙房八点下班,不用去了,吃个罐头吧。”李军也没有起床,听到高志腾说话,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爬起身来,倚着枕头半躺着。过了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这时,宿舍门推开,走进来一个青年,身穿西装,留着分头,神情有些倨傲。他看了看高志腾和王大富,皱着眉头问:“新来的?”    “是。”高志腾连忙点点头,说,“我叫高志腾,这位是王大富,我们在芋仔车间。”    李军忙说:“他俩是徐师傅介绍进厂的。”    青年“哦”了一声,神色立即缓和下来。    李军给躺在被窝里,说:“大马勺,他们是徐师傅介绍过来的黑白双煞,黑脸的叫王大富,白脸的叫高志腾。”    王大富和高志腾有点哭笑不得,刚来一天,就闯出了江湖名头,看来这个李忠是个武侠迷啊。    “黑白双煞,这位就是食品厂伙房大名鼎鼎的三级厨师大马勺,外号王忠理。”    王忠理拍了李军几下,说:“你滚,你个觉迷糊,颠三倒四。”对高志腾二人说:“我叫王忠理,在伙房上班,今个上早班,刚下班。”    徐师傅昨天就提起过王忠理,是炊事班长呢,王大富忙说:“徐师傅说起过你,让我俩跟你好好噶活。”    听到王大富没心没肺的话,高志腾脸一黑,急忙把饭盒往桌子上一扔,引开话题,说:“唉,起晚了,没饭吃了。”    王忠理说:“怎么,还没吃饭啊?走吧,我给你们开饭。”    王大富说:“不麻烦了,我们能挺住。”    王忠理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没什么麻烦的,走吧。”    王大富和高志腾确实是饿得紧了,也没再说什么,赶紧拎着饭盒,跟着王忠理到伙房去了。李军跟在后面,边穿上衣边喊:“等等我,你个大马勺真不讲义气,吃饭都不招呼兄弟一声。”    在这个年代,有技术的人才无论走到哪里都吃香,而王忠理不但有技术——三级厨师,还有实权——炊事班长,属于中层干部序列,厂里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所以王忠理走在厂区里,看到他的人都热情地打着招呼,陪着灿烂的笑脸,王忠理有时停下来说两句话,有时只打个招呼,有时只点点头。    来到伙房,打开餐厅门,王忠理从厨房拿出一盆馒头,一盆大米稀饭,还有一大盘咸菜,说:“稀饭馒头都是热的,赶紧吃。”    三人刚坐下,李军就匆匆忙忙跑进来了,后面,徐师傅不紧不慢地走了进来。    高志腾和王大富又急忙站起身来打招呼:“徐师傅。”    王忠理也站起来,说:“老徐,你这可不够意思哈,介绍两个人来,也不跟哥们说一声?”    徐师傅笑着说:“这不昨天刚来?”    说着,大家坐下,一边吃饭,一边闲聊。王大富二人也对王忠理有了一些了解。    王忠理二十八岁,技校毕业,是伙房唯一的三级厨师,职务是副司务长兼任炊事班长;前年结婚,一般不住宿舍,因为伙房上午十点上班,下午一点半下班,四点再上班,下午两个半小时不上班的时间也不能回家,所以要有间宿舍歇歇脚。    由于都姓王,王忠理和王大富论起了家谱,因两人的父亲都是万字辈,得出的结论是平辈。而且王忠理老家就在艾茶山镇草帽山村,与桃树夼村相距不过五六里路,两人越说越近乎,王忠理就喊王大富老弟,让王大富叫他大哥,并说这顿饭算他请客。此时,能说会道的高志腾反而被晾在一边。    吃完早饭,回到宿舍,李军从床底下拉出一个纸箱子,纸箱子没有盖,里面装满了罐头。    王忠理说:“哟,这么多,吃得完吗?”    李军说:“这段时间产量大,次品也增加了,拿回些来当宵夜。”    王忠理说:“伙房的仓库里还有不少已经过期的,这东西,车间的兄弟姐妹都吃得吐酸水,送到伙房干什么?以后你们质检科自己处理,别往伙房送了。”    李军说:“那我就送招待所,总不能把次品堆在仓库里吧?”    王忠理说:“招待所也归我管。”    李军伸伸舌头,说:“我差点忘了,你现在已经是三级厨师了,刚刚荣升副司务长。”    作为质检一班的班长,李军所在班组的工作就是把不合格罐头挑出来,每天总要挑出不少。不合格罐头并不是罐头本身有质量问题,而是没有完全密封,漏气了,空气进入罐头瓶里,会导致里面的水果快速腐败。这种罐头一般会送到伙房和招待所,因为伙房和招待所从来不记录收到多少不合格罐头,李军就有机会把一些不合格罐头带回来自己享用。他打开一瓶山楂罐头,递给王大富,说:“尝一尝,又酸又甜,开胃健脾。”    王大富隐隐觉得不妥,连忙摆手说:“山楂太酸,我吃不了。”    李军又递给高志腾,高志腾说声谢谢,伸手接过,喝了口糖水,吃了颗山楂。山楂甘甜酸爽,极为可口,高志腾从来没吃过这么可口的东西,不由眼前一亮,连说好吃。    李军又打开一瓶黄桃罐头,对王大富说:“这个不酸。”    王大富犹豫了一下,看到高志腾吃得津津有味,就接了过来,他知道,再拒绝的话,怕是就把李军给得罪了。    李军说:“大家住在一个屋里,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饿了就拿一瓶吃,公家的东西,又是次品,吃点喝点不违反纪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