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雄关险隘今犹在! (第2/2页)
“好!” 刘谌听了,十分欣慰,张遵有了三千兵,郡内防守无虞! 不过北伐嘛,刘谌正要去汉中和姜维商议策略,便问起了何攀 “如今我部也有三千精锐,江油防守亦是无忧,孤可否按照惠兴前时所述战略第二策施行?” 何攀的安南平北说的比较保守,只是让刘谌驻防梓潼,不过也有进阶打法,那就是遣兵驻防兴势围! 何攀听后瞬间明白,立刻说道 “大王还需坐镇梓潼,最多遣麾下一牙门将前去!” 其实刘谌也是这个想法,于是在听到何攀的回答后果断说道 “善!” 何攀说完又凑到刘谌耳边小声说道 “大王的治军过程,我已编成故事,散布于民夫耳中,如今军中多有流传大王贤名!” 刘谌听了不由的大赞,不愧是他实际上的首席幕僚,次次都能快人一步! ... 等他们来到剑阁关时,便看到千刃高山中的一线天,刘谌啧啧称奇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刘谌语音刚落,胡济爽朗的笑声便从关内传来 “大王一语道破关键,此关即使十万雄兵亦可阻拦!” 胡济看到刘谌身后的士兵,也是毫不掩饰的夸赞 “大王治军森严,麾下颇似北伐精锐!” 寒暄过后,刘谌也不废话,命令部下在外扎营,和胡济、张遵、何攀、左汜一起前往剑阁关内。 “孤正欲前往汉中,与辅国大将军、大将军商议汉中驻防事宜,胡公有何教孤?” 胡济抓了抓发白的胡须,沉吟片刻后说道 “大将军采用敛兵聚谷之策,乃应时之策,无可挑剔!” “朝堂兵员不足,既需保持北伐又不可大肆征兵,以至仅留汉、乐、黄金三城守兵!” 胡济虽然因为‘段谷失期’被狠狠撸下权力核心,但还是为姜维说了句公道话。 “由魏入汉中凡四道,骆谷、子午谷、褒斜谷、故道,兴势、黄金二围在汉中东隅,却挡不住褒斜、故道入汉中之兵,且近二十年无战事,今二围合一黄金围,由都督柳隐驻守,应是万无一失!” “而汉、乐二城,虽不在险口,却可东拒骆谷、子午谷,北可挡褒斜、故道,且两城可互为支援,且守将王含、蒋斌皆老成持重之辈,大体无忧!” 胡济的评价应该是季汉对于敛兵聚谷的看法了,不过说着说着胡济却语气一转 “今所虑者,唯前线耳目尽失,若魏国大举来攻,大将军或回援不及!” 何攀、李毅、李高、王运等听后,都惊讶的看着刘谌,胡济的看法竟与他们不谋而和! 刘谌没有打断胡济,继续听他说道 “如今辅国大将军在汉中修庙,或可令其收拢部卒,主持黄金、兴势布防,广施耳目,以防魏国大军来袭!” 刘谌见此,夸赞的说道 “胡公老道,说尽了汉中防守得失,受教了!” 其实刘谌的打算是他驻守马鸣阁到关城一线,张遵、何攀负责后勤运送,派遣李高或王运驻守兴势。 如今看来,既然董厥也领了部曲在,将他也放在汉中? 何攀听后,劝道 “不可,辅国大将军乃陛下任命,督造武侯庙,且他和大将军多有不和,大王不可随意安排!” 有道理,主持汉中的人必须能和姜维通力合作才行 众人次日便离开了剑阁,不过张遵、何攀还是跟着刘谌一同前往汉中,而左汜留在原地练兵。 这期间,他们经过了马鸣阁,武侯五伐中原时,军旅往来皆由马鸣阁经过。 先主曾遣陈式绝马鸣道以拒曹cao。 cao闻之叹曰:‘此关过汉中之阴平,乃咽喉要路也’ 张遵看到刘谌所部,皆食用rou干、炊饼,饮用烧开后的水,不由羡慕的说道 “大王麾下伙食太好了!” 没对比就没伤害,他的部下哪里能天天吃rou,都是省着吃。 与刘谌一起的令狐茂搜对张遵说道 “足兵足食,严格训练,士卒定然用命,但能做到的却少之又少,我听说大汉治军出名的只有诸葛丞相、张桓侯、汉寿亭侯,太守能否与我说说桓侯之事!” 看到茂搜追星般的目光,张遵也没得办法,和他说起了自家祖父的故事。 可茂搜听后,却顿感无聊 “太守所述与大王相去甚远,精彩程度远远不及!” 张遵好奇,便问茂搜 “大王所说的是何故事,茂搜可告知?” 于是茂搜便说起了‘桃园三结义’。 原来茂搜才十多岁的年纪,最是喜欢这些英雄般的大人物。 之前就经常向刘谌请教,刘谌便趁着机会,结合实际稍微加工了‘桃园三结义’、‘威震华夏’、‘兴兵伐吴’、‘白帝城托孤’、‘风气五丈原’等故事。 这些故事听的茂搜心向往之,恨不得自己就是故事中横刀立马的大将军,为大汉打败了魏国收复中原。 张遵听后也是哭笑不得,只能对着茂搜说道 “是我不会说故事,大王说的比我精彩百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