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姜伯约密信,北地王献计  (第1/2页)
    不过等几人走后,钟会却还是先找到了常静。    “常公先前之言,颇有道理,不过长舆之言也需认真考虑!”    “我听闻常公是河内人,恰好河内也有一位正统王室在此!”    常静一听,立刻了然    “士季莫非说的是齐王芳?”    “不错,如今郭皇后年事已高,内朝又传出病闻...”    齐王芳便是曹芳,魏明帝曹叡亲自立的皇太子,八岁即位,二十三岁被废,被废后居住在河内郡!    可河内是司马氏的地盘,那钟会要怎么办呢?    ...    正旦一过,刘谌和他的王府大臣聊起了最近几年的政治得失。    “臣以为,应该如诸葛思远这般,效诸葛武侯时政治,严《蜀科》,轻赦免!”    “仲武谬矣,如今怎能和武侯时相比,此一时彼一时也,我等应该灵活运用《蜀科》!”    杜烈和何攀各执一词,两人实际都是代表世家大族,可是杜烈竟然会支持法治为主,倒是令刘谌刮目相看!    要知道,诸葛亮、蒋琬严格执行《蜀科》也有抑制豪门大族的意思。    可费祎当政之后基本三年一次大赦,让之前的政策开始松动。    到陈祗之时五年大赦了四次,这样的法治之下,益州大族完全被放开了。    而诸葛瞻当政的几年,一次大赦都没有!    杜烈主张严《蜀科》、轻赦免,倒是想要用法治将各大豪族控制起来,这是把季汉的利益看的更重。    不过何攀说的话也有道理,现在季汉只是表面上的老板,各大豪族相当于是挂名的外包公司,基层的管理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要靠他们就不能太难为他们!    现在的外部情况这么恶劣,再严法治可能取不到诸葛亮时期的效果,搞不好还要四处叛乱!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刘谌再冥思苦想之际,远在沓中的姜维却收到一封来自魏国的密信!    “定儿,陛下要求的边境戒严,如今怎么样了!”    “父亲,果然如北地王所言,蜀中豪族果然多有通魏者!”    不仅刘禅给了姜维密信,刘谌也和姜维仔细聊了一下蜀中大族通魏的事情!    刘谌想的很清楚,既然姜维已经和刘禅有了隔阂,那不如自己也插一手!    姜维一听,怒拍桌子    “丞相待他们不薄,从来都是不偏不倚,蒋恭侯更是严格遵照丞相制度,之前更是多次大赦,他们居然不知恩图报,气煞我也!”    “父亲,消消气!”长子姜安马上上去安慰姜维。    等姜维冷静侯,次子姜定宽慰道    “如今陛下明断是非,而且内朝有北地王洞悉敌人jianian计,父亲定然无忧矣!”    “不错,北地王确实大才,远胜诸葛思远!”    姜安见气氛差不多了,便出口询问道    “父亲,此次密信说的是什么?”    姜维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句季舒只说魏国将要有大动作,以钟会为主,详细动作却未明说!”    延熙十二年姜维出攻雍州,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麹城。麹城在陇西郡与武都郡交接之地,运粮困难。陈泰率徐质、邓艾等进兵围之,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    姜维前来营救,可陈泰不于他交战,而郭淮又进军洮水,姜维怕后路被截断,立刻遁走。句安和李歆孤军在外,只能投降。    季汉降将的来信,姜维居然不怀疑?    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姜维数次北伐获得的战果中,也有句安的一份功劳!    看完密信后,机智的姜定最先反应    “莫非魏国是要伐我大汉?”    姜维想了想便摇头说道    “邓士载与我交手已有十数年了,我深知其用兵之道!”    “侯和虽败,我军却强,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多是钟会主持,意图攻我汉中!”    “若是大军袭汉中,只需坚守汉、乐、阳安关,定叫他困于汉中!”    “而我军在沓中,且武都、阴平皆多是内附羌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