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师徒见面 (第1/2页)
承天府,大铭王朝的首都。 其军备力量,繁荣程度,人口数量,武功高手,占地面积,都是天下之最。 上承天听,下有亿万民众。 两条水脉纵横而过。 可以说,承天府是这天底下的百姓最向往的地方之一了。 这广大城池。 皇庭宫殿,自占一方。 所有的皇子,亦是立府邸于京都。 这不是困居避战,相反,是皇帝以及皇室成员的一种责任。 天子守国门。 这一句话并不是凭空而谈。 天下之大,亿万之地。 总共两分。 其一,便是最为富饶强大的大铭王朝,拥兵千万,国富民强。 其二,便是处于大铭王朝西北方的另一座王朝,也就是大青王朝。 其善游牧,会骑射,居于草原。 两国国土交接,不知道相互之间征战过多少次,几乎就是世仇一般的存在。 而这交接之处,有着三道关隘。 一处位于西方,有着身为武道宗师级别的将军在镇守,一处则是在北方,由亲王负责镇压。 而皇都京师所在的承天府。 其所正对的就是位居两国交壤中心之处。 也是最易受袭,地势最为平坦,极易受到大青王朝骑兵攻击的天门关。 天门关乃是大铭王朝最为重要的关隘之一,曾经多少王朝都要在此布兵把守。 虽有两座大山在两侧,可中间却是有着极大的口子,足以使数万的士兵结阵而过。 曾经,大铭王朝一度陷入衰落。 大青王朝也趁机派出军队,想要就此覆灭中原九州正统。 此时,有一位君王喊出了天子守国门的口号,真正做出行动。 皇家子弟,除去必要职务外,连同皇帝一起,迁都到天门关之前,亲自率领军队抵抗。 最后更是在天门关之后建立了一座城市,经过百年的发展,也就成了现在的承天府。 此行动也一举奠定了大铭王朝尚武的风格,以及面对异族之时,悍不畏死的气概。 京城王族十数位,皇子则有五位,各自有着府邸,在承天府四方而立。 元王府。 原是五皇子的府邸。 其本来因为武道境界低下,又不好好学习武功,被皇帝认为是懦弱,逃避皇室责任,是最为不受宠皇子。 待遇虽然不差,可比起其他皇子那可就是差远了。 更不要说建立势力,封王了。 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其本身武道境界又不高,不被人看好,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这一切改变了。 五皇子朱长逸,不知怎的得到了一位武道高手的支持,武道节节攀升。 其师周恒,本是个无名之辈。 还有人暗地嘲讽朱长逸身为皇子,已经饥不择食,胡乱拜师。 但随着诸般事件,灵华道,惠城的消息逐渐发酵传播,众人的印象不断改观。 直到不久前,六扇门的高手传来的一则重磅消息。 无相宗圣子路长安被周恒轻易碾压,打杀,其力量已是宗师级别的水准。 这才让所有人对五皇子的看法彻底改观,而关于皇庭关于周恒的通缉也已经撤下。 不说一个宗师有多么难对付,就是其身为皇子的老师,也不能落了皇室的面子。 刚好就趁着此事,一举撤销通缉。 而朱长逸本身的武功考校也已经足够,更是练出了内力,也就被封王爷了。 元王,便是朱长逸的称号。 元王府,自就取代了他原本的府邸。 …… 朱长逸很是意气风发。 元王府一经修建完成,似是个信号一般,大批大批的人开始投诚,附属于他。 这其中不乏数量众多的武道高手。 其原因,就在宗师二字。 皇室六子,各有风采。 可是自身势力之中有着宗师级高手的就只有两位一是太子,二便是着新晋的元王。 现如今已经无人敢于小瞧这位元王的潜力,有着宗师级的人物作为手段,势力,资源,只是信手拈来。 如五皇子这般。 一朝便已经超越了几乎所有兄弟。 现在,这位皇子却是在亲身接引,在京城外就已经在等候,直接迎到府里。 “老师,您来了?” 朱长逸心情极佳。 他和老师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多少有些牵挂,现在终于见面。 同时,也看到了周恒身后的一人: “老师,这位是?” 朱长逸好奇道。 “这是你的师弟,刘宏义。” 周恒随朱长逸走进府邸,看着已算是富丽堂皇,以及感应到的暗藏在府邸各处,为数众多的高手时。 也是心中宽慰。 朱长逸想要争龙,坐上那把宝座。 其就不能像刘宏义这般跟随在他身边,一直得到指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