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画的记忆  (第1/1页)
    回到家乡城市的周羽,被分配到远郊的一个边陲小镇。    因为周羽是城市分配来的大学生,很多人都认为他早晚是要回去的,所以小镇机关里的任何争端几乎都小心的避开了他,使他很少受到约束,分配给他的工作也只是简单的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    这使周羽对小镇的记忆更多的停留在画画和杜玉儿上面,也许太简单的东西总是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记忆里的某些部分更是因为他的心不在焉而显得模糊,甚至感觉不真实,就如同梦境中偶然出现的画面。    在小镇,周羽还能够执笔作画,但也仅仅是为了慰藉眷恋。    他的启蒙老师曲严恩先生曾经说过,一幅好的作品不是仅仅有高超的技法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要有创作者的思想和精神在里面,能够引起观看者的共鸣才是成功的创作。    而此时周羽,仅仅是在写实,呈现在画布上的画面平淡的如同傻瓜相机的照片,索然无味。    但是杜玉儿喜欢他的画,喜欢看他在林间水畔临摹时安静的样子。    那个夏天,杜玉儿刚刚高中毕业,在小镇的机关帮工。也许是因为小镇太朴实,没有城市繁华和浮躁的干扰,她就象是山中的一湾清泉,娟秀、清澈又简单。    因为杜玉儿的单纯,周羽象照顾小meimei一样的帮助着她,教她大学的微机课程和绘画基础课程,在闲暇的时候,随着她去她心慕已久的地方游玩、写生,或是于傍晚在机关的花坛边弹吉他听她唱歌。    这样的生活,让周羽暗自消沉的烦躁得到了安抚,整个人变得平和,如同雨后的丁香,涤洗之后渐渐清澈。这样的清澈,像一张干净的纸,归来时的困惑和痛楚在这张纸里渐渐模糊。    周羽隐约记得在杜玉儿离开小镇前的那段时间里,正巧一颗72年飞临地球一次的彗星回来了,小镇上结识的几个年轻人约好去镇内最高的会仙山看彗星。    到了傍晚,却只有他和杜玉儿如约在政府大院等。    天色渐暗后,他问杜玉儿,还去吗?    去呀,为什么不去呢?    杜玉儿兴致还是很好。    就我和你,你不怕吗?    我们这里的山上没有野兽,不用怕。    我说的是你怕不怕我?    为什么要怕你啊,你又不是坏人。    对话之后,周羽忍不住笑了,杜玉儿却感觉莫名其妙。    后来在周羽的坚持下,他们没有去会仙山,只是在办公室等着彗星的出现。    等的时候,周羽为她弹吉他伴奏,她唱孟庭纬的歌。杜玉儿的音色和乐感都很好,听起来简直惟妙惟肖。    周羽记得中间的时候他们曾一起出去散步了一段时间,那晚的天气很好,也许是因为没有工业废气云的阻拦,没有霓虹和噪音的影响,月色象乳汁一样的弥漫在空中,静谧得如同早期的无声电影一样,让人感觉恍惚。    他记得他们曾牵过手,或许没牵,只是走的很近。    当彗星出现的时候,杜玉儿显得很是兴奋,双手合十虔诚的放在胸前,然后闭上了眼睛。    周羽问她,做什么呢?    她说,许愿啊。    许的什么愿?能告诉我吗?    她说,不行,说出来就不灵了。    后来的事情,周羽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因为那晚只有他和杜玉儿,无从查问别人。这段记忆使周羽总是怀疑它的真实性,但是,每次想起的时候,总是感觉很清新,仿佛童年时的游戏,隐隐约约中感觉到其中的平和与快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