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令_第六章 侠义心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侠义心肠 (第1/2页)

    南京应天府以北五十里,有座山名曰翠山,山体环抱一湖,名曰翠湖。山脚下,依山傍水之处,竹林翠海之中,有一坐宏伟的院落,占地七亩有余,粉墙黛瓦,楼阁相望。大门旁一对一人多高汉白玉石狮子,一侧摆着汉白玉上马石,朱漆金柱大门红灯高挑,门头上悬着牌匾,上书四个大字:“仁义山庄”

    看门头建制,此处应是官宦之家,但一进大门却是一片宽广校场,东西两侧各立着一个刀枪架子。校场中央,两名青年相对而立,一个白衣白杉书生模样,手持一柄钢骨纸扇,体格瘦弱,文质彬彬,另一个灰色衣衫,身材壮硕,手拿一柄精钢宝剑。校场前摆着一副黑檀太师椅,上面端坐一中年男人,国字脸,面无须,一双鹰目,正是庄主司徒平。

    明朝不禁民间武学,除弓箭甲胄以外,兵器均可打造买卖,因此武林上百家争鸣,流派众多,江湖上除去少林武当峨眉等名门大派,还有数十个大大小小各种流派,其中更有武学从不外传的三个家族,江湖人称三大世家,仁义山庄便是其中之一。司徒家世代读书,其先祖还做过一任知府,因此得以在庄上使这金柱大门,只可惜其后代仕途不平,久考不中,便开始从书法中钻研武学,反而创出独特剑法与步法,独步江湖,在现任庄主司徒平这一代,终于得了个三大世家的名头。

    “开始吧”庄主司徒平坐在太师椅上说道。

    校场上两名青年抱拳一揖,摆出架势。

    只见白衣青年潇洒随意,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反手一伸,虎口朝上,右手钢骨扇直指对方,作后发守势,灰衣男子也不多让,仓啷啷宝剑出鞘,凌空耍了个剑花,喝到:“元修小心了!”

    两人之间相距一丈,灰衣男子说完一句小心,只踏出一步就已赶到白衣男子身前,一剑直刺,直攻白衣男子胸口。白衣男子也不慌张,家传步法使出,脚下发力身形左倾,右手钢骨扇格住剑锋,剑势不减,被钢扇一拨偏向一边,此时白衣男子人在灰衣男子右侧,灰衣男子右腰破绽大露。

    剑虽轻灵,但论轻巧,怎比得上只有一尺来长的钢扇,只见白衣男子也不急攻,伸手拿扇子灰衣男子肩上轻轻敲了一下。校场一边,庄主司徒平眉头一皱,面露不悦。

    灰衣男子第一招便吃了亏,赶紧收招跳开,钢扇短小追击不得,两人又继续对峙。

    灰衣男子急于找回面子,算准距离,右手持剑移至腹部,剑尖向左,接着一个扭身向前踏出,右手的剑向下划过一道弧线反手上挑,左腿弓屈右腿蹬地,左手作飞鹤钩置于胸前,正是仁义山庄家传剑法招式“持杯捞月”,讲究又快又狠,看似以背部示人大露破绽,但剑已同时从下至上撩击对手,也是大开大合的招式,剑上力道非同寻常。

    白衣男子与他师出同门,哪能不知道此招厉害,赶紧用步法移形换位,长剑撩到,白衣男子向左移出两尺,剑刃紧贴着衣角略过。

    灰衣男子争胜心切,两招均是势大力强,但都大开大合,一击不中必露破绽,果然白衣男子闪过此招,灰衣男子右侧腰间又是大片空挡。

    校场旁,司徒平双目如鹰,紧紧盯着白衣男子下一步动作,但果不其然,白衣男子依旧是点到为止,伸手用钢扇轻戳了一下灰衣男子腰间,灰衣男腰间一阵痒痒传来,扭身笑出声来,整个校场杀气当然无存。

    “停下!!”司徒平一拍大腿从太师椅坐起,怒目圆瞪:“元修!元敬!你们闹够没有!”

    两位青年赶紧整装肃立,低头不语。

    司徒平大踏步走入校场,对灰衣男子道:“元敬,剑给我”

    叫做元敬的男子双手捧剑,恭恭敬敬递了过去。

    “看着!”

    司徒平接过钢剑,走到白衣男子元修面前,道:“元修,像刚才一样,接招!”

    说完,司徒平一剑刺出,也如元敬刚才一般大开大合,一模一样。

    元修不敢怠慢,像刚才一样移开,用扇去点拨化解剑势,谁知钢扇刚与剑身接触,男人手腕发力,重七斤的三尺长剑居然如木头一般轻盈,剑身一落随即向右上斜挑,直袭元修右臂。

    元修大惊,此时收招已来不及,然而长剑只是作势,在离手臂一寸处听了下来。

    司徒平喝道:“手臂没了!”

    接着,司徒平一步跃开,抖了个剑花,喝道:“又来了!”

    说完,司徒平身躯一转,又使出了刚才元敬那招“持杯捞月”但见剑光一闪,虽然司徒平已经让步,只使出一半功力,但气势与力道远超元敬,元修刚要移步躲闪,却发现剑气已至,避无可避,不管自己如何躲闪,依旧会被剑刃撩到,不得已只能双手持钢扇,架招去挡。

    只听得咔嚓一声,男人剑势停住,然而铁剑已劈入钢骨扇,将精钢所制的扇骨劈的只剩一根边骨。

    司徒平收招撤剑,将剑递给元敬,元修只是低头看着劈断的扇子,不敢言语。

    “元敬,你看懂了?”

    “是,剑走轻灵,孩儿不懂变化,力道也不够”

    “皆因你平日不好好练习手腕,回去继续练,走吧”

    “是”

    校场只剩元修与庄主司徒平,元修只是垂头肃立,不敢发声。

    “你知道我刚才为何生气?”司徒平口气缓和,问道

    “孩儿知错,不该玩笑应对”

    “若这是江湖厮杀,你已经死了两次了!两次你有机会制敌,为何玩笑应对?说了多少次,把每次cao练当做实战,你若习惯了对战轻佻怠慢,真遇强敌如何取胜?记好,武学是杀敌技!切不可心慈手软,有那妇人之心!”

    “是,孩儿谨记”元修口中这么说,心中却在想:“如今太平盛世,哪来敌人,无非就是同道比试罢了,即便有人与我争斗,我也不愿夺他性命,书上说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

    父子说话间,突然一个小厮从大门跑了进来,快步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