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5大战开启  (第1/2页)
    方不同没有打开书信,而是叫辅官唤来几位大臣。    等到众人到齐后讲明是城外有人射来书信交给自己,然后才当着大臣们的面打开书信,只见里面写着:    “致远兄,见面如唔,”    “皇帝昏庸无能、不恤百姓、浪费民力,至上位以来,亲小人远贤臣,朝堂豺狼当道、忠臣受辱,以至百姓民不聊生天下,生灵涂炭。今我等顺应民意,拨乱反正,替天行道,旨在驱除昏君,还天下太平。”    “致远兄深明大义,心怀百姓,理应顺从民意、弃暗投明,弱君不嫌,弟自当扫塌相迎”    “弟安宁拜上。”    方不同看完信后大怒:    “这是敌人的攻心之策,故意挑破你我”    随后将信撕成两半,举在手中,道:    “敢有叛敌者,当如此信!”    一夜之后敌军主帅见射入城中的书信没有带来任何动静,骂到:    “方贼不识好歹,白费大将军一番好意!”    说完便示意将士开始攻城。    三面围城。    “叛军”从东、西、南三面把泰成围住,留出北面一个缺口。    兵法上讲究:围三缺一。目的就是让敌人心存侥幸,以为在战势不力的时候可以从缺口逃跑,不至于作斗兽之困。    泰成北面并不是什么险要之敌,反而因为地势平坦,修了一条连接北都的驰道。“叛军“的目的好像就是故意让泰成里的人能从北门逃走,大开方便之门,但城内的人都晓得这是“叛军“的陷阱。    “呜呜呜”一阵号角声响起。    在守城的将士眼里出现让他们一辈子难以忘记的壮观景象:无数的叛军像流水一般冲向城池。    哗啦一声,仿佛是海水拍打在堤岸上发出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    “叛军攻城了,全体御敌”    “御敌,御敌”    随着指挥一声声大吼,守城的士兵才回过神来,握紧手中的武器,在这一刻只有它才能给予自己安全感。    “叛军”更近,眨眼之间就要步入城下。    “弓箭手准备”。    刺啦刺啦声连续不绝,城头的弓箭手搭上箭矢,举起弓,把它拉得圆满。    “叛军”进入箭的射击范围。    一百五十步。    “放箭”。    嗖嗖。    箭如霹雳,遮天辟日。    叛军们都来不及抬头欣赏从天而降的箭雨,一个个接连不断地倒下。    “冲啊!不要停”    身经百战的战士都知道,攻城的时候,面对敌人射箭,越是害怕越待在原地不动,就越被箭射到越容易死,只有一往无前,快速的跑到城墙底下,避开箭矢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跨过倒下的战友,举起手上的盾牌,冒着大雨般的利箭,终于跑到了城墙底下,还来不及喘口气,配合工程兵架起云梯。    一手拿着长刀,一手扶着云梯,双脚飞快的往上攀爬。    城头越来越近,城上士兵的面容已经清晰可见。    “率先登上城头,官升三级,赏百金”    想着站前动员时候,将军骑在高高的大马宣布的奖励,不由得浑身充满能量,大叫一声奋力地往上爬。    正当小兵以为自己能够怕上城楼的时候,一柄长枪向他刺来。    噗呲一声,寒枪刺入小兵体内,鲜血沿着枪口渗了出来。    小兵来不及惨叫,就被一股冲力推下了云梯,身体在半空中掉落,小兵这一刻仿佛看到了短暂的一生。又想起家中年老的父母还没人赡养,想到了年幼的弟妹还需要照顾,还有那个说等他回家就和他成亲的女子,以后会和谁一起生儿育女。    血染红了衣襟,染红了守城士兵的眼。    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也不是第一次杀敌,但这一次将长枪刺入敌人体内的感觉依然难以接受。    守兵望着半空中掉落的敌人,他的脸是那么的稚嫩,眼睛里全是对活着的渴望,可惜他还没享受生活就死在了战争的阴霾里。    百战的老兵——守兵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家中和这个敌兵差不多年纪的儿子。儿子已经长大了,可以照顾母亲了吧。他很同情倒下的年轻士兵,但战场容不得他心慈手软,否则倒下就他和他的战友。战争是残酷的,而被卷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