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回溪  (第1/2页)
    朱元璋原来是个乞丐,后来当了大明朝的皇帝,而且这期间,他还在寺庙里当过和尚。    所以,当这个和尚说到自己叫“重八”的时候,小优内心一怔,他确准眼前的这个和尚就是后来的大明皇帝:朱元璋。    小优定定地看着重八,幽幽地说到:“重八,你将来能当上皇帝。”    重八和疤瘌文一起看向小优,然后彼此间会了一下眼神。    那意思是说,这家伙要么是个神经病,要么就是纯忽悠。    疤瘌文就说:“你怎么知道他将来能当皇帝?”    小优简单地说了重八父母兄弟的名字,说了他的过往经历。    重八就愣住了。    重八的嘴里含着饼子说:“你到底是什么人?从哪里来?”    小优慢悠悠地:“我叫小优,我来自未来,重八,我说得话,你一定要信,但是,前提是,你必须要跟着我们,去寻找光明军,只有光明军才能帮助你完成这个任务。”    疤瘌文就一下子跪倒在地,冲着重八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皇帝在上,请受微臣一拜。”    重八将信将疑,但也奋力地点头,把剩下的饼子递给小优:“嗨,大哥,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听你的,咱们这就出发,去哪里找?你定,将来我当了皇帝,一定赐你个威武大将军。”    小优摇摇头又点点头:“我必须是明教第三十六代教主,这是我的任务,这个过程中,你们必须得听我的,明白吗?”    两个人又奋力地点头。    .........    一路风餐露宿,乞讨为生,兼或偷窃,这是三个人的生存法则。    这一日,来到了一个村子,村中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两棵约千年的大红豆杉树和一棵百年的大杉树,旁边有三个大水碓立着。    村子的两边是高山,一条石板路通向远处,一座古石拱桥架在溪上,三人就上得桥来,来到了村口,搭眼一看,是一座学堂,上面写有四个大大的篆书“枫林学堂”。    “这座学堂,真的是风水极好,你们看,这左边的山和右边的山,像不像两条鱼,而这学堂,又位于两条鱼的中间,尽显阴阳合和之气。”小优远远看着学堂,认真说到。    重八和疤瘌文对小优推崇有加,便连连点头:“小优,你真有学问。”    在路上,小优又把重八之前做的一些事情,都说得准确无误,重八就知道,这个小优,是个神人没错了,所以,他对小优顶礼膜拜。    “如果没有意外,这学堂里的先生,或者,在里面读书之人中,应该能出大人物,我始终能感觉有一股瑞气。”小优又补充到。    适时正是中午,几乎没有人出来,三三两两的农人,也是面有菜色,看来这百姓的生计都是如此不堪!    重八喊饿,小优这才想起,又是几天没有正经地吃到什么东西了,小优便提议大家分头行动,向这村里人讨些剩菜剩饭,然后,再于这“枫林学堂”聚合。    这边小优快步向着村里走去,沿着街巷敲门乞食,真是随行就市,入乡随俗,这种乞食行为,小优已经颇为熟练。    敲门后,恭敬地站立,老头叫老丈,老太太叫老嬷嬷,大哥大姐的喊,说出自己是落难之人,路过此处,讨碗水喝。    但是,走过几家,也只得一两块薄饼而已。    这边重八和疤瘌文,比小优也好不到哪里去。    两人碰到了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婆婆,端出来半碗白菜汤,而且还是过夜的,让重八一把抢过来一口喝掉。    疤瘌文砸吧着嘴问到:“怎么样,味道如何?”    重八舔了舔舌头说到:“有股馊味,但是这种馊味反倒是让人回味无穷,不是平常的馊味。”    疤瘌文不满地回到:“那你还一口喝掉哪,也不给我留一口。”    重八恼到:“疤瘌文,不是你适才跟我磕头的时候了,小心我当了皇帝先砍了你的头。”    疤瘌文这才醒悟过来:“好好好,皇帝万岁万万岁。”    重八这才露出笑脸:“这还差不多,将来就不灭你十族了,灭你九族。”    疤瘌文就一个鞠躬:“谢主隆恩。”    重八肚子仍然“咕咕”直叫,他看了看不远处,有一座尼姑庵,就捅捅疤瘌文:“疤瘌文,我们且去那个地方看看,是不是能找到吃的。”    就在尼姑庵后边,却见一块菜地,里面长有白瓜、萝卜和茄子,两人大喜,钻了进去,白瓜就是冬瓜,不能直接进口,但是这萝卜和茄子,却可立即进口。    重八摘下一个茄子,直接用袖子擦了擦,便大口地吃起来,疤瘌文从地里扒了几个萝卜,掖在怀里三个,嘴里啃着一个,两个人如同羊儿进了草场,大快朵颐,忘乎所以。    出来一个年轻尼姑,要走到菜园里解手,刚要脱裤子,突然见两个汉子出现在菜园里,大受惊吓,不禁“嗷”地一声叫了起来,跑回了尼姑庵。    这边两人发现村人脚步连连,知道已经有人发现了他们,重八就把一株茄子苗扬天抛去,转身就跑。    “咚咚咚”。两人脚步声起,在街巷里转来转去,重八突然想起小优,想起在学堂聚合之事,扭头又跑回来。    在胡同口碰到了村里人,一众人等,携枪夹棒,见了两人便大喝一声:“呔,兀那贼人,哪里去?”    二人又转头进了巷子,疤瘌文怀里的萝卜掉了一地,也算是拿贼拿双,重八看见,心叫“苦也”。    气喘吁吁之后,见前面墙高壁厚,再无退路,重八就转身摆手到:“各位乡亲,各位乡亲,本人朱重八,家也不远,是那凤阳人士,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记得,我还有一个姑姥姥,就在这村里。”    疤瘌文接话道:“对对对,姑姥姥已经一百二十岁了。”    众人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