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6 钢桥塔影(八景之三)  (第1/2页)
    好事?他惨然一笑,还能有什么好事,这三年多过的什么日子,只有他自己清楚。    “还记得你上次那个主意不?就是承包林地那个,嘿嘿!王八羔子,我会上一讲,彻底炸窝了。”    站长说着,把烟屁股扔在地上,伸出脚狠狠踩了几下。    “开完会,场长把我单独留下,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不讲组织纪律,重大事情不提前沟通汇报,狗屁!他那点如意算盘我看不出来?还不是嫌我抢了风头!”    赵存仁默默听着,这些事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嘿嘿!果然说到最后又换了一副笑脸,说办法是好办法,还得向上级请示。又问我怎么想到的,我就点了你的名,他一听说知道,赵队长家的老二,还说没看出来,蔫蔫杵杵一个人,有这本事。”    听着站长絮絮叨叨,赵存仁眼前浮现出父母浑浊和揪心的眼神,如巨大的石头,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今天一大早又叫去开会,好家伙!直接下发了通知,你看看!”    王天雷说着,从包里抽出一份文件来,递给赵存仁。    “领导还是领导,可比我们想的齐全,有了这尚方宝剑,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赵存仁听着站长高亢兴奋的声音,勉强接过文件看了起来,果然是一份红头文件,还是两办印发的。他心头一惊,这个分量着实不轻,粗粗浏览一遍,确如站长所说,关于林场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说法,而且规定的非常具体,其中关于造林绿化任务的部分更加详细,明确规定可通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承包的方式开展工作,但不得改变林地的用途。    在工作保障部分还对组织机构、干部队伍及资金来源做了规定,其中一条要求大力培养年轻有为的干部队伍,为造林绿化事业储备力量。    王天雷看赵存仁翻到了最后,又从包里摸出一份文件,献宝似地往赵存仁面前一摊,乐呵呵地说:    “瞧这是啥!存仁!啊不对!赵副站长!你可是升官了!”    赵存仁疑惑地接过来,却是林场发的干部任免文件,首页都是套话,然后是一系列人员任免名单,主要是各站站长和副站长人员调整,翻到第二页,果然看见了自己的名字。    赵存仁,任九州林业站副站长    “什么!九州站,那不是在北山吗?”他忍不住喊了出来。    “你他娘真是个榆木疙瘩!还不知足!为了你这事,我嘴皮子都磨破了,当了干部,怎么一点觉悟都没有,还由得你来挑地方。”    看着赵存仁似乎不太满意的表情,王天雷忍不住骂了起来。这家伙,占了便宜还跟吃了亏一样,真是油盐不进。    “站长!我能不去吗?”赵存仁怯生生地问道。    “能!不过别跟我说!”    王天雷气的一骨碌站起来,转身就走,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伸出手指着赵存仁吼道:    “去跟场长说,去跟你爹妈说!让你知道天底下什么叫做王法!”    “小刘,这几天辛苦你了,又要开车,又要准备吃的,还要帮我搬东西,一个人干了三个人的活。”    夏雨站在白塔峰白塔之下,一边啃着锅盔,一边和同样啃着锅盔的小刘说着话。    这锅盔是西北地区传统的风味面***面粉浅锅慢火烘烤而成,形如锅盖,吃起来又香又酥又软,便于携带,外出的人多半都会带一些,据说历史悠久,还是武王伐纣的军粮。    “夏哥!你老这么客气,多干点活算什么,你还帮俺照相呢,这些日子可是照了不少。”    小刘吃一口锅盔喝一口茶,脸上散发着幸福的笑容。    夏雨心中苦笑,再好的锅盔也不能天天吃,秋风萧瑟,他此刻极度想吃一碗带汤的热面,可小刘一根筋,口口声声要节约,不能乱花钱,倒像个负责任的小管家。    站在白塔峰顶,向南望去,正对着的便是黄河钢桥,号为天下黄河第一桥,清末用时一年多建成,据说耗资30万两白银。    小时候父母带着夏雨来过一次,一点模糊的印象早已烟消云散,今日再见,雄伟壮观倒也罢了,却为当时的决策者暗暗称道。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任何时候,沟通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基础,有沟通才有融合,有融合才有创新,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战争和灾难是因为沟通不足造成的,他不清楚,将来,是不是还会发生?    想到这里,夏雨重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