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第一个部曲  (第2/2页)
吧,小五带严纪去了涪陵,大概要跟张绩一起回来,眼下没人盯着自己了,自己本来就需要保镖……    便对长缨说:“既然你要跟着,那就多看多听。但长缨你记住,若有不明白的,先执行我的命令,执行之后再回来问为什么。”    长缨拱手领命:“唯!军令如山,先做后问,军中本该如此!”    然后眨了眨大眼睛嘀咕道:“还说不会兵法?”    百里长青无奈叹了口气,十六七岁的孩子大概大多都有点魔怔……    但正事要紧,便转头招来传令兵说道:“带一队骑军,随我去垫江抓捕叛逆!”    按小五的指令,现在百里长青是能传军令的。    带队走到王义家附近时,想了想,又拿出王义的手令,从王家带了上百名青壮,顺便还借走了王家所有的马车。    垫江严家被抄没得干干净净。    百里长青将大多数值钱之物都送入了百里别院——都是让长缨带着王家的青壮送进去的。    但绝大多数明面上的大宗物资确实都进了江州府库。    严家财货颇多,需要清点入册,这是金曹的活儿,所以百里长青这几日都得到官署加班——趁着李丰等人不在,他要做假账。    严纲杀了百里家的人,那便要让严纲身死族灭。    严纲劫了百里氏大半积存;他便要吞了严家大半财产,再用来复建百里家。    他觉得,这样才算是了结这段因果。    长缨也是这么想的。    有仇当倍还之,这本就是这个年代的主流价值观。    ……    三天后    严纲被张绩拿下了。    但只是被逼降,严纲还活着。    为了尽快解决风险,张绩没有按百里长青的建议逼严纲自裁,而是以饶严纲全族性命为条件,接收了严纲手下兵马以及涪陵郡。    这对现在的严家而言已经是挺优惠的条件了。    虽然对严纲而言,这与原本的设想天差地别。    严纲本以为献上涪陵以作功劳,再加上手下聚集的数千兵马,严家可以一跃成为顾成手下最有实力的一门。    而趁着顾成大军在外来降,确实是认为这种情况下更容易被接纳,也更容易讲条件。    但严纲没想到张绩和李丰竟然会以为自己是诈降,拒不接受。    这也情有可原,严纲觉得自己可能名声臭了,毕竟那李丰‘出言讥讽’,想必是有顾虑。再说顾成大军在外,江州谨慎一些也是正常的。    所以严纲便打算谨守涪陵,先老实呆着,等顾成回军再次向顾成本人献降,原本没有图谋江州的打算。    但谁知道百里长青说服了张绩直接出兵攻打涪陵。    这种情况完全出乎了严纲的预料——他真的没有打算与顾成为敌的。    但形势所逼,严纲也只能被迫应战。    他手下人虽不少,但只是一群败军,尚未整备好,哪来太多战斗力,自己也知道不是张绩的对手,正焦头烂额。    而此时江阳国相诸葛玉突然找到严纲,向他提出围魏救赵,里应外合攻打江州迫使张绩退兵。    这完全是瞌睡遇上枕头,严纲自然是乐意配合的。    但江州却没能拿下,族兄严纪又被擒到阵前,严纲怕严家满门不保,只好答应投降以求保住全族性命。    这兵临城下投降,可就和严纲原本的打算相差甚远了。    严氏全族作为敌人的内应造反谋逆,严纲投降能保住他自己以及全族性命,已经是张绩为了快速解决不稳定因素而做出巨大让步了。    这严纲死没死,百里长青倒是不在意,左右也只是个阶下囚,以后刘堂和长缨想弄死他易如反掌。    只等张绩押严纲回来,长缨便能亲手报仇——以张绩的性子,严纲若是因私仇斗殴而死,估计他也不会在意……    可张绩还没回来,意外先发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