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核心功法  (第2/2页)
多道观,南人的皇室贵族也喜欢炼丹修道,这玩意多的是。”    ……    军营浇花五日,他一共得到三位修行者的记忆。    质量都极高,不是什么烂大街的基础功法,而是核心功法!    “果然跟我猜想一样,军营内部才是扬子津的‘精华’所在!”    所谓核心功法,便是指能一路修炼至开府级甚至大将级的顶尖功法。    这种功法,往往能支撑起一方势力,或是开宗立派,或是传承世家。    譬如隋朝皇室,修炼的是一门名为《开皇紫气功》的核心功法。    传说当年杨坚凭借此功突破柱国级,身上产生化龙异象,头顶生角,遍体生鳞,一身紫气弥漫厅堂,北周臣民因此断定他是注定成龙之人。    这为他后续篡周减少了许多阻力。    《开皇紫气功》也因此一跃成为天下最顶尖的几种核心功法之一。    说一部功法造就一名开国之君有些夸张,但互相成就是肯定的。    不过此功有一个硬性门槛:必须有杨隋皇室血脉。    杨遇安虽然血脉条件符合,但因为是当世功法,自然是炼不了的。    “这次新得到三部核心功法线索,分别为《阎王擒虎功》、《锥舌辅弼诀》、《衣冠渡江诀》。”    “其中前两者分别来自柱国名将韩擒虎与贺若弼,都是在本朝有出仕的大能,怕是又只能当养生气功来练,聊胜于无。”    “至于《衣冠渡江诀》……。”    光看名字便知道是南人的功法。    实际也是如此。    此功是昔年杨素到江南平叛时偶尔所得,据说是两晋之际的某位大能所创。    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功法记载多有缺失,如今残本最高只能练到上开府级。    这对于早已是柱国强者的越国公来说如同鸡肋,转头就赐给了麾下将校。    如今“转辗”来到杨遇安这里。    毫无疑问,此功肯定能练。    而且根据修炼者的记忆,修炼此功前期进境迅速,若有相应丹药辅助,甚至可以做到一月入都督,一年进仪同,十年成开府。    堪称修行界中的战斗机。    但杨遇安却有两个顾虑。    其一,此功修炼速度快则快矣,但代价是威力较《阎王擒虎功》等顶尖功法逊色不少。    上都督相当于别人中都督,上仪同相当于别人中仪同。    而且开府以上的功法缺失,上限太低。    难怪人家杨素看不上。    其二则是核心功法兼容性问题。    先前他杂学的各种功法都是都督级的基础功法,只作用于rou身,互相之间冲突较少,问题不大。    但核心功法不一样,至少也能到达开府级甚至大将、柱国。    如此一来,不同功法冲突的问题就变得严重了。    通常来说,来自五天竺的释家自成一派。    其他宗门世族,北方是一套大体系,南方则是另一套。    大体系内的功法,就算有冲突也有办法解决。    但跨体系就不行。    毕竟南北两地经历数百年的分裂对峙,不但在朝政、军制、历法、音律、诗文、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了明显差异,就连修行功法也形同陌路。    不能说一山不容二虎吧,也就是有你没我的样子。    都督级问题还不大,仪同级就已经很勉强了。    再往上,甚至有爆体身亡的风险。    毫无疑问,自己一旦选择了《衣冠渡江诀(残)》,今后就与北方大体系无缘了。    若南方皇朝尚在,也不是不能考虑。    但这不是他老杨家一统天下了吗?    再学南边那一套肯定没有前途了啊。    其实抛开气运压制不谈,《开皇紫气功》才是最适合他修炼的功法。    血脉的加成,直通柱国级的通天大道。    还有一位开国之君作为背书。    什么绝世名将、南方偏安小朝廷,根本无法比拟。    “罢了,炼不炼是一方面,就算不炼,作为他山之石增长见识也是不错。”    “万一将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核心功法,至少还有《衣冠渡江诀(残)》保底。”    ……    ……    “(皇妣)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