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让子弹飞一会儿  (第1/2页)
    2022年春,省城。    “叶铭是谁?”    三月的微风带着春寒掠过省交的校园,沿着科技中心的走廊,吹进活动中心三楼的机电实验室。    实验室挺大,大约有八十平米,正对大门的是由四张大办公桌组成的工作台,边上摆着七八张书桌,书桌上堆满了各种设备、工具、电子元件和线路板。    实验室后方是一块五十平米左右的宽敞空间,地板上堆着两台发电机模样的机械设备。    这是省交大机器人战队的“专用”实验室。    此时,七男一女正坐在工作台旁,每个人都在认真地看着面前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画面,是一个科技区博主的视频。视频中,一个机械臂正举着乒乓拍,把一個乒乓球对着墙娴熟地怼着。    看完视频,队长李东升望向坐得最远的年轻队员补充问道:“什么专业的?动手能力如何?有机器人经验吗?牛不牛批?”    “额……是我室友。”    “哦……”李东升立刻有些失望起来:“大一的啊?”    这时唯一的女生笑了起来:“队长,有新人进来就不错了,你还挑呢?”    李东升也失笑起来:“是我着急了,咱们来者不拒,有教无类——萱萱,你赶紧催一下你闺蜜,咱们可不能没首席财务官呐!”    叫萱萱的女生呵呵一笑,摸出了手机。    李东升则咳了一声望向其余几位男生:“刚才又看了一遍视频,这个作者的机械臂和我们的机器人方向是一致的。大家有什么看法没?”    一听这话,队员们便纷纷眼观鼻,鼻观心起来。    原因很简单……    他们看的这个视频,那个作者……    太!强!了!    ——《我用一个月时间做了一台会打乒乓球的机械臂》    听听,这是人话吗?    嚣张的标题必定带着滚滚流量,再加上,作者确实用快进的方式展示出了一台机械臂从设计到完工,最后完成打乒乓球的任务……    因此短短一周,这个视频的播放量便突破了百万。    见没人说话,负责机械部分的副队长轻轻咳了一声:“咳……队长,我觉得还是一个网友那句话说的不错。”    “哪句话?”李东升低头看向视频评论区。    评论区一片赞美。    “由此可见,乒乓球果然是国球”    “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希望不是赛博顶针”    “卷起来!科技区UP卷起来!”这位顺便还@了科技区其他几位知名博主。    ……    副队长笑了笑:“让子弹飞一会儿。”    ——他们就是搞智能机器人、机械臂的,对这种能够自动接发球、还可以同步控制的机械臂所需要的技术和工程量简直不要太了解。    一个五人团队,没三两个月都休想。    当然……前提是从无到有地搞出来,从设计到源码到装配到调试。    因此,有不少的网友怀疑,这并不是一个人的成果。    而之所以取这样的标题,无非是为了打造一个“科技天才”的人设。    流量当头的现代,还有啥事是新鲜的?    ***    叶铭握着手机走在校园内。    即便戴着口罩,也掩盖不住他脸上的笑意。    他在嘚瑟。    作为一个萌新UP主,他的处女作视频在一周内就达到了一百万的播放量。    在科技区,在不卖rou、不蹭热点的情况下,这已经算天胡一般的开局了。    当然,视频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热度,除了视频里的机械臂本身有足够的技术含量之外,更多的还是他的视频很惹人争议。    他非但全程没有在视频中露脸,甚至连文案语音都是用的AI合成音——以至于一开始,观众甚至一口笃定他是营销号,这视频是从“国外大神”那儿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