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郑家又捡了一个孩子  (第1/2页)
    “听说了么?郑家又捡了一个孩子。”    “啊?已经拉扯两个孩子了,这让她们以后怎么活!”    “是啊,听说孩子才10岁,比她大闺女还小两岁。”    “肯定要挨饿了!”    ……    光字片,    太平胡同,    郑家。    街坊们的闲话,郑母肯定听不到。    当然,就是听到她也不会在乎,也没时间,她现在正看着炕上的孩子发愁。    发愁不是后悔了,而是因为孩子从捡回来就没醒过,从昨天下午三点到现在,在炕上已经躺了30个小时。    除了偶尔用糖水润下嘴唇,还没吃过一点东西,要不是呼吸正常,她都怀疑人是不是没了。    她在犹豫是不是找医生看看,可是,现在已经晚上9点多了,外面天寒地冻的,上哪儿找医生呢?    再说家里也没钱呐!    “妈,你说今晚小弟能醒来么。”郑娟有些担心的问。    光明才两岁,熬不了夜,早早睡了,她还在懂事的陪着母亲。    “能,肯定能,人穷就靠命硬活。”    “妈,好奇怪呀,”郑娟突然想起了什么,    “外面那么冷,小弟身上衣服破破烂烂的,那么薄,但身上一点冻伤都没有。”    “这孩子应该是个有福的!”    “那就太好了,我们也可以享享小弟的福。”女孩儿一时有些小雀跃。    “这孩子,瞎高兴啥,享福还早,先睡吧。”    郑母此时还不知道,幸福转身就来敲了她的门。    郑母看时间不早了,看不得女儿跟自己熬夜,催促郑娟睡觉,孩子只有等明天看看再说。    她经历的多了,也受惯了苦,虽仍心善,但也极硬,事不可为她会坦然接受,没那么多伤怀。    郑娟很勤快的端来热水,先给母亲烫脚,娘年纪大了,整日在外,卖冰棍糖葫芦,走很多路,烫烫脚会舒服的多。    小屋虽小,家里虽穷,但因人有情,也很温馨。    等母亲挨着小弟躺下后,她才就着盆里的水简单洗了一下脚,收拾下睡了。    半夜里郑母醒来,担心的看看孩子,还是那样没变化,又给小儿子光明拉了下被子,就又睡了。    第二天再醒来时,天已经亮了,转头发现孩子也已经醒了。    是的,孩子醒了有一会儿了,此时正拥着被子坐在炕上游目四顾,感觉到她醒了,转过头看来,两人正好四目相对。    大约10~12岁,乌黑头发,漆样儿双眸,剑眉凤目,隆鼻高挺,白皙脸庞,白净皮肤,五官比例恰到好处,好像到了人类的极致。    好一个有灵气的孩子!    他叫刘文昊,本是横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出身农民,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    越农门入城市,毕业后成了招聘网站求职简历上那种“销售从业人员”,普普通通社畜一枚。    修身齐家立业均无所成,儿子兄长丈夫父亲都没做好。    最终,不甘现状,抛开尚算不错的工作,40岁冒冒然冲入商海,没几年铩羽而归,别妻离子就此沉沦。    过了二年,坚持仍没能迎来希望,在22年春节后的冷夜,充满绝望的他,独在异乡,含着强烈的不甘悄然而殁,身边只剩伴身多年的虎形吊坠攥在手里。    再醒来时就在这里了,接着他就马上发现环境不对。    土炕,作为曾经中原省人的他,听说过,电影电视里也见过,但睡是没睡过的,明显是北方的东西啊。    身体也变小了,虽不知道年龄,但能感觉得到的,小胳膊小手,哪里是40多岁的人该有的样子?    自己肯定碰到了奇妙的事情!    搞不懂就先放放,人还在就不着急,有时候,时间会帮忙。    人说未曾贫穷难成人,不经挫折永天真,有年龄阅历,有成功挫折,有经验教训,他早就学会冷静以对一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