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 徐记米粉  (第1/1页)
    第二天,陆泽带着三舅,再次来到了王主任办公室。    在三舅奉上了300元红包后,顺利地租下了边上那间店铺。    当然,红包也不是白送的。    三舅也和陆泽家一样,享受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店租减免。    装修的事情,用不着陆泽cao心,三舅自己会去找二舅帮忙。    左右无事,陆泽于是去考察一下,老爸前些天看中的分店选址。    这些天陆建军有空就出去转悠,在县里各处寻摸开分店的位置。    别说,还真相中了几个合适的地方。    第一个店铺,就在汽车站斜对面。    每天坐车出行的人就不少,加上离三中也不远,每天经过的学生,肯定也多。    而且汽车站的位置,就在县城主城区的中间分割线上。    这条分割线,就是县城最繁华的马路。    汽车站离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也就几百米而已。    在这里选址,也算是在县中心,布了个销售网点。    第二个店铺,则在县城北面的另一个菜市场附近。    这个菜市场,比总店边上的菜市场还要大。    所以人流肯定不是问题,而且是去第一小学的必经之路,因此非常适合。    最后一个店铺,则是在盛西街那边。    盛西街在县城西边,就是县里的批发市场,一整条街全是卖小商品和日用百货的。    光是市场的人流,都足以支撑一家包子店的生意了,更何况还靠近第二小学。    可以说,这三家店的选址,毫无问题。    而且每家分店之间,都隔了一定的距离,分店之间的生意,不会互相干扰。    和总店又能交相呼应,服务范围能覆盖大半个县城。    本身钟L县主城区就不大,居民主要聚集区和活动区,离的都不算远。    如果这三家门店租下来,那东西北中就都有销售网点,就差南边还缺一个店铺。    陆泽打算回头去南边转悠一下,他记得在二中附近,就有好地方。    回到家里,把老爸好一顿夸,分店选址都很不错。    听到儿子夸奖,陆建军感觉这段时间的辛苦,完全没白费。    也不枉费他从新华书店,买了几本经营管理的书,恶补了一下。    这次,租店铺的事情,陆泽打算都交给老爸去搞定。    既然选择了做生意,迟早都要锻炼出来。    反正有总店的店租做参考,再高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甚至,因为分店的店铺面积小,店租还会更便宜。    三天后,三舅的米粉店,也在二舅的赶工之下,装修完毕。    陆泽帮着三舅,把米粉店要的桌椅板凳备齐。    本来陆泽原打算,让米粉店前面堂吃,后面做厨房的。    结果二舅一来,就说中间的隔墙不是承重墙,完全可以拆掉。    这下陆泽就更开心了,可以在店门口,撘个简易的cao作间。    拌粉制作和收银,都在店门口搞定,后面都空给客人堂吃。    这样,堂吃的服务面积,也会更大一些。    不管是堂吃,还是打包,都是先交钱,后取货。    所有烫粉拌粉的烹饪过程,对客人全程透明。    后世馄饨店及麻辣烫店,很多都是这种模式。    不过相对于馄饨和麻辣烫,拌粉的速度,会快上好几倍。    因为米粉,可以提前煮好,做成半成品。    有客人点单,只要在沸水中烫个几十秒,就可以完全加热,还不会影响米粉的口感。    因为煮好的米粉晾干点水分后,会更有嚼劲。    加热几十秒,就可以直接加浇头进行搅拌。    做一份拌粉,也许都不用两分钟。    这速度和效率,可不是其它小吃能比的。    在门口设置cao作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用烹饪过程,吸引路过的客流。    简洁而卫生的cao作,全新的服务模式,以及极致的客户体验,都可以吸引客人进店尝试。    虽然米粉店的拌粉,看似没什么技术门槛,比做包子还要简单。    但关键点,还在于产品的标准化把控,以及口味的竞争力。    三舅虽然是大厨,但陆泽还是要求他严格安装标准流程去研发产品。    煮多久变成半成品,怎么按照一份一份的量,晾干保存。    客人点单后,米粉要烫多少秒,烫好怎么搅拌,都要有详细的cao作标准。    这些总结成资料,就是未来连锁化后,对员工的培训手册。    虽然连锁餐饮对厨师依赖小,但不表示口味不重要。    身为厨师的二舅,肯定会对拌粉的口味多费心思的。    别说是rou沫、牛rou、肥肠等浇头的味道,就连基础版的无浇头拌粉,相信二舅也会做出足够有竞争力的口味出来。    这些涉及口味的拌料准备,肯定是不会教给员工的,以后必须牢牢把控在自家手里。    明面上的cao作,很容易被偷学。    但口味你模仿不了,而且做大做强后,品牌影响力和成本控制的水平,就更是核心竞争力。    即使有人模仿,想来竞争,到时候大家就比比,谁的运营水平更高就是了。    看见米粉店一天天的成形,徐小山和马冬梅的心里,越来越激动。    自己的这个大外甥,这些天可是让两口子越来越吃惊。    一个小小的米粉店,居然搞出这么多花头。    本以为就是两口子随意开个小吃店,没想到要求这么多。    要不是发号施令的是自己外甥,两口子都感觉像是在给人打工一样,听老板天天哔哔一个个无理要求。    又过了两天,天宏广告公司设计师何青,又带着店招门头,来米粉店进行安装。    完成完成后,陆泽又继续委托她,帮忙去把商标注册申请一下。    商标注册,都有个审核过程和公示期,所以现在【绝味包子】的商标证,陆泽都还没拿到手呢。    不过现在的商业竞争,还没有那么卷。    商标的问题,并不用太过担心。    【徐记米粉】的门头安装完成时,徐小山和马冬梅两口子,差点喜极而泣。    这家米粉店,就是家里以后的生计。    店里的设备设施,昨天也已经到位。    前前后后,也就花了不到四千块钱,这让两口子感到轻松许多。    毕竟开店的钱,都是jiejie和姐夫借的,欠太多的话,心里难免会有很大压力。    两口子现在干劲十足,打算选个好日子,让【徐记米粉】正式开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