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演讲(上)  (第1/1页)
    冰城,市工人俱乐部,后台    “准备好了吗?”市协会的孙老师,跑过来问。    “差不多了。”陈泉手里拿着几页稿纸。    回冰城这几天,他哪也没去,就一直跟着准备报告会。    联赛结束后,趁着热度,几方人马准备举办一次高级别的成果报告会。    由于冰城马上要接手明年的全国联赛,这次的会议,同时也是新一届联赛组委会的成立大会。    三名金牌得主,都得到了发言机会,陈泉也不例外。    “别差不多啊,你还要多练!”    说是发言,演讲稿早有专门的笔杆子准备好。三个人只是按照导演的安排,出个人头进行演出而已。    缺乏生活阅历,初中生不知道如何演讲,时间紧张,没有时间培训,协会的几个人一商量,干脆把他们的演讲风格,往诗朗诵上靠拢了。    风格虽然夸张,但没有人会跟刚取得成绩的选手,计较什么。    大家只是借着孩子们的嘴,把该表扬的人表扬一番,该感谢的人感谢一番而已。    经过几天的培训,另外两位金牌得主,初步掌握了相关诀窍,只有陈泉的表演,始终不过关。    倒不是陈泉背不下来那接近一千字的文稿,而是他对总是“啊,啊”的夸张台风,有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因此他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总是不到位。    “算了,你还是念稿吧。时间来不及了。”    孙老师又跟陈泉演习了一遍,终于放弃。    ......    很快的,报告会正式开始,几名教师或者官员,依次上台发言,总结过去,畅享未来。    台下,龙省教育系统的大头目,差不多到齐,相关领导,也都来了。    举办全国大赛的机会,十分难得。以龙省教育系统的实力,如果不是参与了联赛发起,很难拿到类似机会。    “下面,有请我们的小英雄。陈泉,全国联赛金牌得主,也是年龄最小的参赛者。”随着主持人的声音,陈泉走到讲台后。    会场里,礼节性的掌声之后,是阵阵笑声。    陈泉的身高,在过去的半年里,有了明显增长,但1.4米左右的身高,使他只能从讲台后漏出肩膀,前排观众,甚至只能看到他的眼睛和额头。    除了讲台的遮挡,话筒的高度也不对,陈泉不得不仰着头,朝天说话。    “来,用这个,你踩上去。”孙老师拿着小板凳,跑过来,并调整了话筒高度。    “好的,谢谢。”    陈泉站到凳子上,终于看到了会场全貌。    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里,有他熟悉的面孔,例如子弟学校的两位校长,任课老师,还有数次培训过他的老师们。    虽然是头一次站上讲台,并在如此重要的场合,陈泉并没有感到压力,反而有一种奇怪的熟悉感。似乎,这才是他应该站的位置。    他天生,就应该站到聚光灯下。    不知道为什么,陈泉突然觉得,照着手里的稿子念,不是什么好主意。    “本来,我应该按照材料发言。”陈泉举起了手里的稿子,轻轻挥舞一下。“但我觉得,我更应该,说出我的真正想法。”    台下和后台的几位老师,听到这里,都感到了吃惊。    他们对陈泉的演出效果,已经不报希望了。但没有想到,居然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他们给陈泉的稿子,完全是按照陈泉的年龄和身份,(初中生,13岁)量身定做。但现在这是要闹哪样?    不容他们多想,陈泉的演讲开始了:    “去年9月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孙宇老师到班里动员,但没有人响应,因为没有人知道,参加这种竞赛能获得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将付出什么,例如大量的时间投入。”    没过变声期,陈泉的嗓音是明显的童音,但他讲的第一句话,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联赛推广,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认知度太低。即使经过努力,冰城新出台了一系列的土政策,例如中考加分等,但离被认同,还相距甚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