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不惑  (第2/2页)
记住师父的话,好好读书,书中自有你需要的答案。如果还是困惑无解,可以来找我,我和你探讨,师父随时恭候你下一次光临。”    扶着闵兴的肩,师父温和地说。闵兴听了,会意地点头致谢。    看来,困惑只有拼命探索出来的才是真相,别人说的都只能当成参考。    修炼之路,本就是在寂寞孤独中漫漫求索。逆境里求成长,困境中觅答案。    悟的是自然之道,如果非常容易,还会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地追求吗?    “多谢师父,兴儿现在全明白了。只是不知师父什么时候在这里,兴儿下次来找您,就怕不巧遇到您在那仙岛上修炼。”    临别前,兴儿半开玩笑地问道。    “你放心,一年中,我只有几日在岛上。小岛是我专门种花的地方,只有炼制花丹的那几日,我会在岛上住,其他时间我都在这里。师父可并非世外之人,你莫要担心。”师父回答。    闵兴还想再问下去,但又觉得不妥,便不再多嘴。    他很想知道师父如此大才,为何偏要隐居在这天泉山中,而不去投靠各族郡王?    以师父的能力,若是积极走动,各族郡王一定会争抢。    到时候,他老人家待价而沽,要什么得不到?就算是父王,也一定会百般讨好,用尽各种办法来拉拢他。    难道是厌世嫉俗?也不像啊。    和师父在一起那么久,从未听他说过一句愤世嫉俗的话,也未见他厌恶人情来往。    师父的处世态度一直是泰然若之,既来之则安之,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既不贪婪也不无私。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会一直甘于待在天泉山呢?    事实上,闵兴困惑的还不止这一点。他最想知道的,其实是师父为何对他有求必应。    当年,师父答应收他为徒,条件是要他献上一枚“草原真主”。    当时看来,这样的条件并不奇怪。    “草原真主”乃是稀世珍宝,谁不想要?    可问题是,“草原真主”对师父这样的惊蛰族炼花师而言,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凭师父的能力,“草原真主”所能带来的好处,他几乎都可以自行炼得。    而且,到了他这个级别,“草原真主”是无法助力其提升内力的。    为什么要一个年仅10岁的少年费尽心思,去寻一个对自己没有太大价值的东西呢?    或许,当初他提出这样苛刻的条件,压根就没想要收自己为徒。    思前想后,闵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因为自己成功寻到了“草原真主”,师父才不得不遵守诺言,将自己收为弟子。    可是,如果只是为了说话算数,为什么还要这样用心地教导?    闵兴有感觉,事实也越来越证明他的这种感觉是对的。    师父非常地关爱他,那种关爱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师徒情。    从第一天教他练体之术,到教导他野外生存的技巧,再到现在送给他四魔聚气丹。    可以说,闵兴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师父的影子。    即使知道以后可能帮不上忙了,还要送上这些珍贵的花丹,助力闵兴未来的攀登之路。    这一路走来,师父真是最大的恩人,而且这份恩情闵兴根本无以为报,只能默默感激而已。    “师父,你为何对我这样好?你一直待在这山中该不会是为了我吧?”    踌躇半晌,闵兴到底还是问出了这句话。    住在天泉山茅草屋,甘愿过这样清贫的生活。师父的所思所想,对闵兴而言似乎是一个谜。    “兴儿,你叫我一声师父,我自然对你负责一辈子。这是我做人的准则,你无需奇怪。你只要记得我会在这里,会一直帮助你即可,别的事你就不用cao心了。”师父和蔼地解释说。    “谢师父,兴儿明白了。”    闵兴欣然接受了师父的善意,别的事于他有何关系呢?他只需知道师父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就可以了,这不是很好吗?    转身离开的时候,师父拉住了闵兴,最后叮嘱了一句:“兴儿,第二种能量涌入丹田的事情先不要告诉你父王,对任何人也不要说,和师父的身份一样都暂时保密,可以吗?”    闵兴一怔,继而看到师父笃定的目光,心想听师父的话一定错不了。    “没问题。”    于是,闵兴坚定地点了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