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饺子和醋  (第1/2页)
    依《青玄感应篇》中记载,修道求仙乃是以寻求超脱之路,rou体凡胎第一步便是要感应天地灵气,化为己用,逐渐生出法力。    此过程便是炼气。    这与陈平安的感应天地之力有些相似,只不过一者有系统法门,一者是误打误撞而得到感悟,两者还是有些差别。    书中记载,炼气有感应、凝气、筑基、金丹、元婴、法身六步,一步一登天。    至于后面的境界,书中言语不详,大概是编撰书籍的作者也未真正接触到那等境界。    按照书中所说,练气筑基之前只是可以稍许调动天地灵气,实际上与江湖顶尖武人争斗并不会占优势。    凡俗江湖中武者又要后天、先天之分。    后天者乃是形成了自身的武道之路,能徒手接刀刃,顶尖者甚至可以刀枪不入。    先天武者则是可以稍许感应天地,能借用天地灵气淬炼rou身,有些手段与一些低阶炼气之辈也相差不多。    看完这段文字,陈景总算是明白了后天、先天之分,想来自己大概也是触及到了武道先天。    不过武道先天同样感应天地灵气,实质与修仙炼气也差不了多少,江湖中也有传闻先天高手由武入道,逐渐走上仙修之路。    就比如老槐公提到的剑仙飞羽、刀圣寒空!    他接着往下翻开一页,这一页才是真正的练气功夫,以《青玄感应篇》命名,前边那些杂七杂八倒像是科普的大杂烩。    这简短的感应篇虽是基础法门,却也是道门正宗,难怪那晚妖道会自称是道祖传人。    可惜就连如何筑基都是语焉不详。    夜幕彻底揭下。    “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他默念着道文,逐渐沉浸到修炼《青玄感应篇》当中。    一夜无事。    次日,陈景从坐定中醒转过来,虽是一夜未眠,可依旧是神采奕奕,丝毫感受不到困顿。    就像夏日里刚冲了凉,清爽舒坦。    他看着书桌上的《青玄感应篇》,摸了摸下巴,也不知道一夜苦修到了什么境界?    书上没有具体记载各境界突破标志,他只能照本宣科去练。    他收拾后房间后来到后院,如往常一般,晨起练剑。    可当他施展剑招时候,不知怎的隐隐感受到一丝不协调。    他没有多想,继续使出一套《碧清剑诀》。    剑法凌厉,身姿飘逸。    若旁人看去,定是会拍手叫好,称赞一声“好剑!”    可停下剑的陈景紧皱眉头,总觉得有些别扭。    他不再拘泥于剑,随意挥动,剑指到哪儿便是哪儿。    很快,陈景就发觉了其中问题。    原本他练剑求的是剑招之果决,所谓剑出无回。    如今习练了《青玄感应篇》之后,便有些束手束脚,致命一剑时会有那么一丝犹豫。    一者是剑法讲究凌厉杀招,一者是道法自然无为。    两者矛盾。    而且他原先运用剑招是剑随心动,如今却是有法力引着剑招,隐含不谐,令他出剑也是慢了几分。    这时候,他想起青玄感应篇中有关记载,翻开一看,心中了然。    练气之也是有诸子百家,分门别类。    有道门,佛家,魔门,杂家等,其中一家最为特殊,名为剑修,修仙之人又将之称为纯粹剑修。    剑修同样是练气,却与其他派别截然不同,如何引化灵气,如何运使法力,如何明悟天地,诸如此类,皆有差异。    所谓纯粹,即是以剑为本命,走上一条独门桥!再无回头路。    然而剑修极难修成。    这《青玄感应篇》乃是道门功法,非是剑修功法,也难怪他修炼中会遇上阻碍。    陈景紧了紧手中短剑,再度运使用短剑。    想要尝试寻找到剑与法的和谐之处。    然而随着剑招施展,非但没有找到和谐,反倒是遇上更多阻滞。    陈景不由升起急切心态,手中短剑越发凌厉。    破空声不绝于耳。    忽的,他听到一声碎裂声,低头看向手中短剑。    只见短剑剑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