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3.一个支点,我撬动未来  (第2/2页)
照李根的构想,这台老式照相机,渐渐变了模样。    倒没有完全面目全非,但箱体整个被放倒,更加上一个能来回移动的架子。    可箱体内部被大幅处理。    李根的目标,并非工厂特殊生产清单上的彩照相机。    而是加以参考后,改良成一种较为原始的制版相机。    感谢前世在蓝星交往的一个妹子爱玩摄影,当年还给他科普过这方面一些知识。    有些东西李根已经不记得了,但制版相机和照相制版的概念他还记得。    他眼下的目标不是彩照相机,而是……    彩色印刷。    虽然有关制版相机的详细原理他了解有限,但结合张小玉、赵珂他们动手,渐渐捣鼓出一点模样。    最后难点在于玻璃板上的感光胶,但并非毫无头绪。    改装试验有谱,叫李根有底气继续接下来的动作。    首先,赶往郑老板家。    第一时间不是自己买纸,而是帮郑夫人卖纸厂。    好歹是相近行业的从业者,同时在当地人面也熟,有李根帮忙联络牵线,郑夫人脱手纸厂顿时顺利起来。    借此机会,小李老板跟关中婶子也混熟了,成功让对方确信自家老爷生前没关照错这个小老弟。    于是最后,为了快速处理库存纸,郑夫人小手一挥。    打折。    给别人的折扣,最低五折。    到了小李老板这边,则是……    二折五。    我家老爷当初跟你最后一笔生意,许你二折五先赊账,那纸厂跟你最后一笔生意,就也是二折五好了,权当做一段善缘美谈。    李根当即表示,叔不一定是我亲叔,但婶真是我亲婶……    最后,李老板成功从仁信纸厂,足足提走五十六担新纸。    并且,第一笔款子才只付了一半。    他也想痛痛快快一次了结,无奈照相机押金占走自己部分活动资金。    幸好郑夫人表示没关系,只要在她回关中前把账结清就行。    “东家,您这次提回来的纸,看着像是双壳亮光纸?”    工厂里帮忙接货的高仔、小七都有些不确定。    所谓双壳亮光纸,是比较上乘的机制纸,同李氏印刷厂之前大部分用纸质量截然不同。    过往他们大规模购进的机制纸,正常要二十元一担。    而这种双壳亮光纸,要足足五十银元才能买一担。    五十六担,就是两千八百元。    已经顶得上李氏印刷厂大半资产了。    事实上这种纸,仁信纸厂销路也不高,所以才积累下来这些。    李根以两折五的价格拿货,五十六担,也要七百银元。    先交一半,就是三百五十元。    加上先前照相机押金一百五,李老板账上活动资金差不多又要见底。    若非如此,他还希望能拿更多双壳亮光纸。    仁信纸厂这样大减价的机会太难得了。    无奈囊中羞涩,只能先搞这么多。    有了仁信纸厂的货单,他才能接上自己计划下一步链条。    “让你们打听的事情怎么样了?”李根问道。    小七忙答道:“东家,官署的人说要办杂志或者画报,他们说了也不算,必须去省城文礼局申请和备案才行。”    高仔也答道:“东家,镇东头王记商行有四色油墨,但他们备货不多,咱们如果要大量进,要去省城找商行。”    李根点点头:“好,晚些时候,我们进一趟城。”    留下两个小的看家,李老板自己前往银庄。    “李先生,据我所知,你先前办过一笔贷款,尚未全部结清。”银庄襄理和气笑道。    李根平静答道:“那笔贷款的抵押,是先母的首饰,我现在要在贵庄办理的贷款,预计以我工厂地皮即后院住宅做抵押。”    银庄襄理想了想:“既然李先生主意已定,那我们自然是受理的。”    他命人取来几分文件,看过后抬头说道:“我们这里有一千五和一千两类贷款供您选择。”    李根言道:“我的工厂和土地就算急卖,至少两千以上,所以我希望能申请一笔两千五百银元的贷款。”    银庄襄理微笑:“李先生,我很愿意帮助您,但我们银庄也要考虑风险。”    “当初的火灾,只是意外,接下来什么事都没有再发生,大家都看见了。”    不管心里怎么想,李根此刻嘴上当然不能漏口风。    他取出仁信纸厂的货单,摆在对方面前:    “我是下定决心要大干一场,已经从纸厂提了五十六担双壳亮光纸。”    银庄襄理低头看了看,然后抬头注视李根。    李根颔首:“就算什么都不干,重新把纸卖掉,也超过两千五百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