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第一次参加游行  (第1/1页)
    孙先生在北京逝世。国共两党组织各界民众进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先生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形成一次全国规模的声势浩大的革命宣传活动。    宁城县政府也组织了哀悼活动。    追掉会就在县政府大院里举行。    宁城的士绅都去了县政府的大院。    涪江女中的部分学生在教务主任密斯黄和密斯向的带领下来到了县立女子小学校,准备在这里参加追悼活动。    之所以是部分,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低年级的学生没有来,她们被自己班的老师给拦住了,    跟着向小姐来的大部分都是毕业班的学生。    女子小学校的老师已经在准备白花和黑纱了。    涪江女中的学生来了,也加入到制作的行列。    要每个人手臂上都戴着黑纱,胸前戴着白花。    靠小学生和老师可不行。    涪江女中的学生来了可是主力军。    王淑仪和张素芳在帮忙做白花,吴敏好像在帮忙搬东西,好一阵没看到她的人影。    这时候,向小姐走了进来,对她们说道:    “我刚刚得到消息,男中的学生们要去县政府门口,听说还要游行,他们想壮大声势,想邀请我们涪江女中的学生一起参加,你们可愿意。”    向小姐在征询她们的意见。    张素芳觉得:向小姐的消息总是那么灵通。    王淑仪想的则是:大伯是孙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这是她听爸爸说的)他既然是男中的校长,同意学生去在情理之中。    吴敏不知道从那里钻了出来,嚷嚷道:“向小姐,我们也去参加,虽然我们是女生,但是也不能落后。”    她是最乐意参加活动的。    向小姐:“好,那我去跟王校长说一声,我带你们去参加。”    毕竟当初说好的是在这里参加的。    向小姐找到正在忙碌的校长王明伦。    “王校长,我想带女中的学生去县政府门口参加追悼会,还要和男中的学生一起游行。”    王明伦:“我知道了,愿意去的都去吧。其实我也想去,只是小学生太小了,只能把他们留在学校,我估计外面现在人很多,万一有个闪失,不好交代。向小姐,你要把你的学生带好。”    “放心,王校长,我的学生很好带。”    向小姐一声招呼,王淑仪她们就跟着走了。    从位于小南街的女子小学出来,直奔县政府所在。    县政府就在北辰街和小北街之间。    背靠玉堂街。    前门在西街上。    这里以前是县衙。民国后改成县政府。    名字是改了,可布局什么的没有变化。    前门有一个高大的牌坊,现在牌坊还保留着。    只不过牌坊上面挂上了国民党得党徽,下面加了一道门,左右两边挂上了宁城县政府和宁城县党部的牌子,门口有守卫,一般的人可进不去。    今天在门楣上悬挂着孙先生得遗像及“有志竟成”横匾,两旁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对联。    花圈和挽联摆放在大门两边。    平时牌坊前面的广场上除了来办事的人和车辆,难得看到一个闲人,连小商小贩都鲜少到这里来叫卖。宁城的老百姓更是敬而远之还得绕道走。    没事去县衙门口愰什么?    今天这里却集满了人。    有工厂的,有商会的,还有学校的,还有一些普通民众。    在人群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更多的是陌生人。    涪江女子中学的学生跟着向小姐,找到了县立男中的学生队伍,跟他们站在一起。    王淑仪她们看到了二哥王文海。他手里拿着厚厚一摞纸。    这是刚刚赶着印出来的宣传单,还散发着油墨的味道。    吴敏朝他挥手:“王二哥。”    王文海也看到了她们,走了过来,meimei,吴小姐,张小姐,你们来了。    张素芳点点头,她历来话不多。    王淑仪嗯了一声。    吴敏:“当然要来。怎么少得了我们。”    有人在前面喊,肃静,肃静。    广场上顿时安静下来。    追悼会开始了。    能够进到县政府里面去的,除了政府官员,还有就是一些老的同盟会会员以及国民党党员。    其他都在外面。    站在最前面得是老同盟会会员,然后是国民党党员。    再然后是各部门各机关的官员。    国民党党员行礼仪式与普通民众不同:屏息就位;行三鞠躬礼;听读遗嘱;退出门口,并分致黑纱。    相对于普通民众,国民党党员多了“听读遗嘱”的环节,国民党借此环节将国民党党员与普通民众区别开来,以强化国民党党员对于国民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先生的遗嘱是由一位早年追随先生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同盟会会员诵读。    他的声音沉痛而悲切。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长久的沉默之后,有人轻泣,有人痛哭,有人悲鸣,有人哀思……    突然有人高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是先生遗愿。    更多的人响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喊声传到了外面的广场上,引起了更多人的响应。    王淑仪她们也跟着喊,一个个小脸激动得通红。    然后聚集在小广场上的人开始出发,沿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开始游行。    最前面的人举着先生的遗像,还有人打着“天下为公,国民救国”的横幅在前面领路,其余的人缓缓跟随。    有人把宣传单塞到王淑仪吴敏她们手里,让她们沿途散发。    她们女子中学的学生跟着男中学生后面往东门方向走,一路走一路散发传单。    有人在带头呼喊口号:    “孙中山主义万岁!”“国民革命万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她们也跟着喊,心中充满了激情。    在东门码头队伍停了下来,王淑仪他们看到男中的老师赵旭东站在高处,向围过来的民众进行演讲。讲的是总理功勋及其主义,一致谨遵遗嘱努力革命等等。    王淑仪他们就朝围观的人群发传单。    一直到天快黑了才散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三人心情还没平复下来。    对于先生,她们是崇敬多于悲伤。    “没想到我们今天也参加了游行,还做了这么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只是跟着发传单,可三人心中依旧感到很自豪。    像赵老师说的:你们也是在宣传先生的主义和思想,让更多的人来继承先生的遗志继续革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