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仁义之剑 (第2/2页)
一步,想死都难。 “哼!” 冷喝一声之后,黄衣圣女冷漠的说道:“没有叛徒最好。事已至此,多说也是无益。 总之,这次的任务无论如何也要完成。金丹洞府也就罢了,人魔剑若是有失,你们全家都等着去炼魂台走一遭吧! 行动提前,让我们的人立即开启血祭。准备车马,我要去定远侯府同这帮地头蛇谈生意。” 尚未准备好,就提前开启行动,明显不是什么好选择。 可是相比越聚越多的各方势力,明显是提前采取行动成功的概率更高。 要不然等各大势力云集,以魔门人人喊打的名声,恐怕到时候刚现身,就要遭到围攻。 …… 清晨,定远城外一百里开外的文君书院。 郎朗的读书声再次响起,掌院夫子正扶着一名在书院内散步。若是有熟悉的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被吓一大跳。 老者赫然是当日出现在城中的神秘大儒,文君书院什么时候和一名大儒扯上了关系? 这个消息要是传了出去,整个定远郡的势力格局都会发生改变。默默默无闻的文君书院将一跃而起,成为定远郡的大势力之一。 强者的作用就是这么强大,在这个伟力归于自身的超凡世界,一人即可决定一家势力的兴衰。 “先生,你觉得消息是真的么。传说中那柄不用国运,即可发挥我文道全部实力的仁义之剑,真的要出世了么?” 只见老者摇了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文渊啊,你觉得当今之世,就算是仁义之剑出世,又能够改变些什么?” 改变什么? 这是所有读书人共同的痛。 眼睁睁的看着长生路在眼前,却没有自己的份儿,这种打击岂是人人都能够接受的。 无数读书人都有一个共同愿望,改变这个世界。不是要推倒大周,而是要打破仙道和武道对长生的垄断,开创一个文道盛世。 大家都相信,一旦文道盛世降临。长生之路,必然有他们的一份。 上古时期没有长生之道,修道之人出现开创了第一个宗门盛世,仙道长生路现世。 紧接着中古时代,修道之人倒行逆施,奴役万民、搞得天下民不聊生,武道又横空出世,开启帝国时代。 历经数十王朝,到了大周建立武道走向巅峰,仙道宗门都逼得远遁海外。 无论仙道、还是武道,都是改变世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大时代,才得道了天地承认,拥有追逐长生的资格。 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自诩甚高的读书人,自然不甘心一直充当附庸,沦为边缘看客。 可问题是相比仙道和武道,文道在力量上先天不足。纵使贵为大儒,也要借助国运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力量。 “仁义之剑”就是万年前,数十名不甘心化为一堆白骨的大儒,进行的一次尝试。 这柄神剑成功了,也失败了。 确实能够让文人摆脱国运的影响,可惜还是无法带来大家想要的长生。 因为权利纷争的缘故,在八千年前的一次宫廷争斗失败后,这柄神剑就不知所踪。 “先生,一柄仁义之剑改变不了什么。可要是有千千万万柄仁义之剑,那么一切都能够被改变。 或许弟子有些自不量力,可到了现在这种时候,我们已经没得选择。 自从提议削藩失败之后,我们就遭到了勋贵集团的疯狂打压,就连为数不多的进士名额也遭到了削减。 甚至还有十年前中的进士,到现在都没有被授官,只因为位置被人填满了。 前些日子,勋贵集团还联合宗室在朝堂提议,进士名额中:勋贵子弟和宗室子弟之和,不得少于一半。 若非您和几位阁老拼命阻拦,恐怕我等文人世家要不了多久就会烟消云散,世上也在无圣贤之书。 为此您还被迫弃官,到这边地避祸……” 不待掌院说完,老者就打断道:“错了,不是为我等文人世家的传承,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这样的错误,你不应该犯的。一旦传了出去,又是一场不小的风波。 至于朝堂争斗不急于一时,看似勋贵集团和宗室联合把持朝政,这何尝不是我们故意而为之呢? 要是不给他们机会表演,怎么能够让皇上知道我们的重要性? 等着吧,要不了多久皇上就会忍无可忍,全力支持我们重返朝堂的。” 论起权力斗争,文官集团才是专业的。要不是在超凡世界,他们早就把持了朝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