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昭告 (第1/2页)
楚后正文卷第十章昭告夏天的日头毒辣,但这并不会让驿兵放慢脚步,五个驿兵顶着一身土冲进一间驿站。 驿站的兵卒们熟练地验他们的令牌官牒,看到是云中郡来的。 虽然边境战事结束,但也并没有就此太平,先是楚后谋逆的事也牵连到边军,朝廷调集兵马围住了云中郡,让各地很是紧张,还好及时更换了主帅,局面才算是稳定了。 不久前又更换了主帅,而且又是一个皇后的父亲,消息传开,又引发了各种议论。 朝廷和边军之间的信件频繁也不奇怪。 驿卒们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利索地归还官牒,同时递上消暑解毒茶汤。 “热水,干净的衣衫都备好了。”他们说,“小哥们先去洗漱,我们再准备饭菜。” 驿兵们却没有向屋内走去,只将茶汤仰头喝完。 “我们天黑赶到下一处再歇息,现在换马立刻赶路。”为首的驿兵道。 看来是个急信啊,驿卒们也不再多说,驿兵们行期严苛不能耽搁,很快备好新马,装好干粮和水,略作喘息的驿兵们再次上马。 “哦,这个。”驿兵的首领似乎想到什么,从衣襟里拿出一封驿报,“将军令沿途张贴宣告。” 这种情况也常有,一般是有捷报,或者某些兵将立功,往京城报喜的时候,沿途也会传达,比如战时的露布飞捷。 非战时大概就是剿匪啊什么的。 驿卒们接过应声是,那些驿兵们催马疾驰而起,荡起尘烟滚滚。 驿卒们说笑着向门厅走去,一人手中晃着驿报,在后懒懒打开,驿报很大,是用来张贴的那种格式。 “不知道最近有什么新鲜事,还值得沿途宣告。”驿兵抖开举在身前,第一印象,嚯了声,“字还写得挺大——” 无非就是那些事,驿卒们也不感兴趣,更愿意去大厅内听过路的人们谈论各地趣事,比如哪位大人告假三日不是因为吃多了拉肚子,而是因为被夫人打了。 “管它什么呢,贴起来吧。”他们随意说,“谁想看就去看。” 话音落,却听得身后的驿兵声音僵硬干涩:“这,这,这不能贴——” 大家不由回头看,见那驿兵举着驿报,不知道是风吹还是怎么了,驿报抖得哗啦啦响。 “什么消息啊?”大家不解,“怎么就不能贴了?” 驿兵抬起头看大家,结结巴巴说:“这好像是,诏讨檄文——” 诏讨?檄文?大家更糊涂,忍不住围上来,往他手里的文书上看。 “皇后楚昭告诸令:逆贼谢燕芳,谋杀皇后楚昭,矫诏惑众,要挟天子,专制朝权,虎狼其心——” 只看开头几句,宛如一道惊雷炸响,几人都呆住了,接下来的字都看不清了。 “看什么呢?”“什么好消息?”“这是新来的驿报吗?”“写的什么?”“让我也看看。” 大厅里有不少人在歇脚,有人进有人出,几个驿卒挤在门口,自然被大家注意到,一边问一边凑过来看。 听到询问,一个驿卒回过神,下意识地将驿报伸手护住。 “不能看——”他喊道。 但还是晚了,驿报展开,字写得又大,看过来的人,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一行大字。 皇后楚昭告诸令,逆贼谢燕芳—— 来往驿站的都是官身,自然懂得这是什么意思,顿时哄然。 诏讨檄文! 潜逃的楚后出现了! 潜逃的楚后还要讨伐谢燕芳! 闻讯而来的驿丞站在廊下,看着乱哄哄的人群,听着从人群中爬出来的,因为撕扯只拿着一角驿报的驿卒回报。 他脸色苍白,看着混乱的驿站,呆呆怔怔一言不发。 “快把这些人驱散吧。”驿卒急道,“怎么阻止他们传播啊?” 驿丞看他一眼,苦笑:“还阻止什么啊,你糊涂了吗?你忘记是谁把这檄文传来的吗?” 驿卒一怔,本就苍白的脸变得白。 是驿兵。 从边军来的兵。 “很显然,云中郡,边军,已经在楚后手中了。”驿丞说,越过乱哄哄的人群,看向远处,“迅雷之势,不可阻挡。” ...... ...... 迅雷之势不止在驿站。 繁华的街市上,一队兵马疾驰而来,他们兵甲齐整,身后背着彩旗。 这是急行军。 经过先前与西凉的战事,平叛中山王,民众们已经熟悉了行军,见状忙避让。 兵马从街上疾驰而过,他们不说话不呼喝,但走过一条街就扬手一甩,有卷轴滚落在地。 街上民众被吓了一跳,以为是兵士们掉下来的,急切唤他们,但兵士们已经眨眼消失了。 卷轴没有封印,落地散开,有民众大着胆子捡起抖开。 如果是识字的人一眼看到,面色愕然。 如果是不识字的则问四周人,四周识字的人看到了,都如同见鬼般向后退一步。 “这——” “这上面写的是,楚后讨贼逆谢氏檄文——” “楚后?是皇后——” “皇后回来了——” “皇后说谢氏才是逆贼——” 哄然喧哗瞬时在街上炸开。 等官府闻讯匆匆赶来时,就算追回了檄文,也无法阻止檄文的传开。 也并不是所有的急行军都会白日堂而皇之穿城过市,夜色里的也会有人马潜行,所过之处有低低地破空声。 破空声中无数箭矢,宛如流星。 箭矢携带着厚厚的纸张,在半空中如花瓣一般飞落,在夜色里中翻滚而散,然后在清晨的城池中掀起波澜。 ...... ...... 不止是城镇,村落里也没有被遗漏。 清晨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