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 点醒 (第2/2页)
兴致顿时提了起来。 继续出声问道:“然后你们谈的如何?” 娄晓娥:“可以确定的是置地公司确实有想要出手香江电灯公司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看来也是比较急切的,不过就价格的问题上,还是和我们的心里价位差距不少。 对方要价45亿港币,而我则给他们报价从35亿港币,一直提高到37亿港币。 这个价钱看起来那个凯瑟克爵士并不是很满意,但是我觉得他目前的心里价位应该在42亿港币左右。 如果最近股票交易市场的指数没有太大波动的话,按照现在的市价应该也就是这个价钱。” 看来近两年置地公司的亏损还真是不少。 不过这倒也是,大笨象银行在九龙仓的问题上,帮助包船王左手打右手的做法,应该也让和怡和洋行息息相关的置地公司伤了一点元气。 既然如此那就更应该等等了。 就如娄晓娥所言,许大茂能确定股票市场一定会大跌,到时候这买卖双方的主动权可就要掉个了。 两月后的港元危机,让所有投机客们则根本等不及相关部门回复,开始在市场上疯狂抛售港股,香江股票交易市场一开盘就暴跌100余点。 投机客们疯狂抛售股票,向各路投资者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舆论没有错。 其他中小投资者顿时被吓破了胆,开始纷纷跟进,疯狂抛售手中的股票。 到收盘的时候,恒生指数已经跌至700点。 这个跌下去的幅度绝对够置地公司喝一壶。 “我有预感,再过两个月之后,香江的股票全部都会下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应该可以重新和置地公司好好的谈一谈。”许大茂胜券在握的说道。 “大跌?如果股票真的大跌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不引人瞩目的情况下,买进一些置地公司的股票。 要知道他们在中环可是最少有着10多栋甲级写字楼,可以说谁拥有了置地公司,谁就占有了香江CBD区域最多的地盘。 纵观香江前十的那些大富豪,十个里面最少有八个都是房地产公司。 趁着股价大跌买进一些置地公司的股票,最起码还是稳赚不赔的。” 娄晓娥的一番话,让许大茂瞬间发散了思维。 先前他只是想趁着汇率上的波动赚上一笔快钱。 可娄晓娥这番话一下点醒了他。 她说的没错,在股票大跌、汇率波动的时候,单一的想要捞上一笔快钱,再用这些钱去收购香江电灯公司。 为什么不能直接在股市收盘之前买进一些置地公司的股票呢。 不单单置地公司,甚至连李公摊他们这些人公司的股票同样也可以买一些才对。 不过这种做法也有个弊端,如果贸贸然出手买进的话,万一特么把人家下跌的势头给停下了的话,置地公司还能甘愿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香江电灯公司吗? 思考一阵之后,许大茂决定还是要买一些。 只要发现股票的下跌速度有减慢的趋势那就立刻收手,这样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许大茂:“晓娥你说的不错,到时候我们也可以买一些置地公司的股票,其他公司的还是暂时先等等再说。 目前我们的目光还是应该放在置地公司的少许股票以及香江电灯公司身上,这个公司我势在必得。” 霸气十足的话,让娄晓娥都不禁为之侧目。 她真是有些搞不清楚许大茂如今究竟有多少钱了。 一个香江电灯公司就要40亿港币左右,如果再买进置地公司股票的话,可不要在资金上面捉襟见肘。 “大茂,如果你手里钱不够的话,咱家的自来水公司应该也能拿出来6亿港币左右。” 还真是个富婆啊,难怪能在半山买下别墅。 许大茂听到娄晓娥的话之后,忍不住砸了咂嘴。 看来香江这种关系到民生方面的产业,还真的是赚钱。 乐易玲和邹志雄也意外的看了娄晓娥一眼,一方面是因为娄晓娥的公司能拿的出这么多钱来。 这另一方面就是有些意外娄晓娥竟然不知道许大茂到底有多少资金了。 许大茂自认他怎么说也是个大老爷们,吃软饭虽然挺香的,可现在还是消停点吧。 “我们手里暂时有20亿美金,这里面有15亿美金是从香江商业银行贷款过来的,暂时用不到自来水公司的钱。” 娄晓娥惊讶的看着许大茂:“你们从陈叔叔去借钱了啊?” “你认识商业银行陈友清?”许大茂看着娄晓娥有些好奇。 “当然认识了,当初咱爸开这个自来水厂的时候,也曾找过陈叔叔贷款,自来水厂的资金业务一直也都是由陈叔叔的银行来打理的。” 许大茂嘴角抽动两下,这个世界还真特么小啊。 没想到商业银行竟然还帮助过娄晓娥他们一家。 看来以后和炎黄文化这边的业务,也要交给商业银行了。 希望这个陈先生不会怪罪自己隐瞒身份吧。 不过听娄晓娥的意思,她和这个陈友清应该关系还不错。 实在不行的话,在港元危机之后,让娄晓娥出面请这位陈先生一次,顺便和他摊下牌吧。 人家总归是帮了许大茂大忙的,一直瞒下去只怕也瞒不了多久。 更何况香江这家电灯公司,许大茂是准备让娄晓娥帮他打理的。 主要原因当然是许大茂手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可用之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