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1、陈邵邀战 (第2/2页)
,抬腿准备逃跑。 只要离开营帐,进入到将士们的视野中,廖化就没有办法杀他。 但是,关平把申仪绊倒在地,并且,在申仪起身之前,控制住对方。 申仪艰难的转过头,看向廖化,表情狰狞,“你不是想让刺客冤枉我吗,现在刺客死了,你没有任何证据,我倒想看你准备怎么办。” “我会让全军将士都知道,你廖化热衷权柄,想要谋害我。” 看向关平和马良,申仪的语气恶狠狠,“你们两个都是帮凶。” 廖化没有理会申仪,来到刺客身边。 检查过刺客,确认对方已经死透了,廖化从尸体上拔出了刀子,擦干血迹。 来到申仪的身边,刀尖瞄准对方胸口,廖化用力按了下去。 申仪立即死亡,眼睛里透着不甘心。 马良有些不解,“你该不会真的想用那套说辞蒙混过关吧。” 盯着马良看了一会儿,廖化耸了耸肩,“咱们跟申仪审问刺客,没成想,刺客挣脱了束缚,突然暴起,袭击了申仪,申将军不幸被杀。” “申将军忠诚为国,死于王业,我会下令厚葬。” 在杀申仪之前,廖化也曾想放对方一马,但是,申仪不识好歹拒绝了。 申仪一死,当然就阻止了军中的分裂。 维护申仪的形象,也会保证军心不会出现太大动荡。 廖化神色很严肃,“希望季常可以在汉中王面前,替我作证。” 马良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一切都是为了兴复汉室。” …… 杀死申仪的晚上,马良离开了。 廖化确实履行了承诺,给马良提供了不少粮食和银钱。 同时,廖化还给马良配备了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兵。 为了帮助马良说服五溪蛮,廖化亲笔写了一封信。 和廖化预料的一样,申仪之死虽然引起了军中的议论,但终究没有影响军心。 毕竟,刺客已经死了,将领们不必担心自己的安全,士兵们也可以停止搜索任务。 申仪死去,詹晏受伤,重要军务全都压在廖化的身上。 廖化正准备处理这两天积攒下的军务,斥候带回消息,陈邵来了。 陈邵似乎带出了巴东城里所有听指挥的部队,大军已经到达郭村,依托村庄,布下大营。 根据斥候的汇报,山下的敌军规模庞大,人数至少在三千以上。 斥候判断,敌军的精锐不到一千人,都是陈邵的老兵。 其余的部队则是巴东大牢释放的囚徒,以及,从巴东城街道上抓到的青壮男子。 陈邵勇气可嘉,但是,他这一次孤军北上,并没有得到巫县和秭归两地的援军。 命令斥候们去打探更详细的情报,廖化下令全军将士开始备战。 斥候还没有报回消息,关平兴冲冲的来到廖化面前,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 关平:“陈邵派人送来战书,邀请咱们下山决战,我观察过,敌人没有埋伏,这仗可以打。” “陈邵的兵力比不上咱们,他已经走头无路了,如果咱们下山对决,必然会获胜。” “我愿意带领一千人担任先锋,如果条件成熟,战斗很可能在前锋战里就结束。” 看到跃跃欲试的关平,廖化苦笑了起来。 关平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既然他说能打,那么,作战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带兵下山,和陈邵对决,对廖化军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哪怕取得大胜,这个胜利也对廖化毫无意义。 陈邵主动邀战,并不是从吕蒙军整体战略上考虑的。 陈邵在巴东城里的表现太差,伤害到了吕蒙军的威望。 等到陆逊返回,陈邵大概率会被追责。 跟廖化军决战,拼赢了,至少还能减轻罪责。 对于廖化来说,这场决战除了胜利之外,对全军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依靠陈邵自己的能力,是攻不上熊山的。 所以,廖化根本没有必要为了自卫,出山迎战。 即使决战获胜,重创了这支巴东部队,廖化也不可能冒着后路被截断的风险,进攻巴东。 万一大获全胜,抓捕了大量俘虏,吃饭的人多了,粮食问题将会更加紧张。 一旦战事不利,决战打输了,廖化军不仅损兵折将,还折了锐气。 廖化当然不会做亏本买卖。 为了避免关平再次冲动,擅自下山,廖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关平接受了廖化的说法,放弃了出山作战的打算。 虽然不准备决战,但是,廖化也不会放任陈邵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安营扎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