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_58、意外重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8、意外重逢 (第1/2页)

    听完关平的话,廖化的大脑开始思考。

    事情没有关平想象的那么简单。

    吕蒙军既然敢公开处刑,那就意味着,对方一定做了应对劫刑场的打算。

    处刑执行者是陈邵,但是,廖化从吕蒙军这个计划里看到了陆逊的风格。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相信除了巴东城里的埋伏,城外也会部署大批兵力。

    救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果成功救出那位村长,不仅可以打出廖化军的威风,也会让吕蒙军的声望再度受创。

    如果救人失败,吕蒙军士气会提高,救人的将士也会陷入危险。

    看着关平的跃跃欲试,廖化开始认真思索营救计划。

    如果不需要管理熊山,廖化可以豁出性命,亲自带兵下山救人。

    现在的廖化身负重任,统筹全军日常事务。

    廖化没有变过,他依然敢冒险,但是,冒险需要考虑风险和收益,一个村长明显不值得廖化这么做。

    如果自己不能下山,把救人工作交给其他将领负责,廖化倒也不能完全放心。

    詹晏是一名纯粹的将军,可以在战场上指挥作战,也能负责日常军队管理,但是,他未必做的来带队救人这种‘小事’。

    关平同样不适合这次行动,他虽然有勇气,有正义感,但性格不够稳重,九死一生的行为不适合他。

    作为关羽的儿子,关平存在的意义远大于战场上的作用。

    关羽在荆州一向有威名,关平留在军中,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毕竟,关羽的儿子还在荆州,很多将士就会觉得,关羽不会放弃荆州,复仇之师迟早会打回来,将士们的坚持也会有结果。

    将领中,最合适的人选,还是苏由。

    苏由虽然资历浅,没有独立指挥行动的经验,但是,他多次在敌后执行任务,相对能保护自己。

    但是,廖化不想让苏由下山,除了担心行动失败,损失爱将之外,开垦荒地的任务,同样需要能人负责。

    假如军中还有其他可堪大用的部将,廖化此时也就不用这么难以抉择。

    如果只是救人,劫刑场倒不是唯一选择。

    廖化完全可以降低难度,从大牢里救人。

    不论是劫牢,还是劫刑场,冒的风险相同。

    但是,两种行动的逃亡风险却不一样,造成的影响力也完全不同。

    只有从刑场上救人,廖化才能尽可能扩大影响。

    一方面,众目睽睽之下,吕蒙军很难动用太多卑鄙手段;另一方面,将士们可以当面打吕蒙军的脸。

    不选择从刑场救人,即使劫牢成功了,只要行刑的陈邵够狠,对方也可以再找一个人当替死鬼。

    廖化军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救了真的村长,即使真的解释了,外人也半信半疑。

    所以,如果廖化决心救人,劫刑场是最好的选择。

    行刑的时间还有很久,廖化一度觉得,敌人公开行刑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诱廖化军救人。

    除了将领的人选,救人的方式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这种情况下,廖化只能立即劝退关平。

    关平是一个正义感很强的人,明显不满意廖化的答复。

    离开之前,关平回头看了廖化一眼,“廖将军,不论那位村长为什么要被明正典刑,村长的杀身之祸,终究还是和咱们有关,他们曾经给过咱们的帮助。”

    “即使不考虑私人的情谊,咱们这支打着救民旗号的荆州队伍,也不该坐视平民遭受迫害。”

    关平的语气很重,但廖化无法反驳,只能苦笑。

    关平的出现影响了廖化的心境。

    从营帐中离开,屏退随从,廖化开始巡山。

    不知不觉,廖化走到了开垦荒地的劳作现场。

    现场不少土地有翻过的痕迹,由于是冬天,施工的难度很大。

    廖化没有上前打扰,站在远处,目光在现场扫过。

    现场的士兵和民众非常卖力。

    从进度上看,即使撑到春天,种下粮食,坚持到秋收,也很难彻底解决山上的粮食问题。

    令廖化欣慰的,是苏由的能力。

    这位凉州出身的降兵,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管理能力,现场众人分工明确,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

    在自己多次提供平台,委以重任之后,苏由似乎有了独挡一面的能力。

    看到苏由的成长,廖化不免想到了另一名部将牛高。

    性格很难改变,人却会不断成长,如果那名鲁莽的部将还活着,或许同样可以担当大任。

    廖化第一次意识到复兴汉室之外的责任,他应该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并且保护这些人才,直到可以为国效力。

    廖化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无官一身轻,行事更自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