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3、再攻兴山 (第1/2页)
汉军再度南下,很快穿过被江东军废弃的第一道防线,来到第二道防线前。 敌军并没有趁着之前的胜利,顺势收复第一道防线,他们直接退守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剩下一地狼藉,第二道防线上,却增加了完善的防御工事。 到达战场之后,上庸兵立即在刘封的命令下,发动了进攻。 主帅受伤,这场战斗只能由申耽和李贤两将分别带兵突击。 在江东军守兵的顽强抵抗下,上庸兵的两次攻击,都无功而返。 江东军并不是被动防守,他们也曾试图带兵反击,但是,这次上庸兵的准备很充分,在后撤过程中,挡住了敌人的反扑。 王甫的猜想得到了证实,白天的攻防战中,敌军并没有使用药箭,士兵们也没有捡到写着字的箭矢。 天色暗了下来,两军暂时休战。 刘封要求汉军将士们扎下营寨,准备第二天的进攻,他的态度很坚定,驳斥了很多部将的撤兵提议,似乎决心不立战功不收兵。 张机的药丸确实有效,刘封的身体快速恢复,很快便可以正常行走。 廖化负责后勤,部队面临的麻烦也逐步显现出来。 损失的武器装备得不到补充,士兵战斗力便得不到保障。 连番作战与剧烈行军,大批粮食出现消耗或损毁。 根据廖化的统计,军中的储粮不多了。 如果不能立即拿下兴山城,让战事拖延下去,恐怕连返回上庸郡这种简单行军任务,都会变得困难重重。 既然刘封不想撤军,受限于粮食危机,将士们必须采取更激进的进攻方式。 仅仅正面进攻,即使冲破了眼前的这道防线,将士们还得继续强攻兴山城。 廖化决定把自己的顾虑和想法,告诉刘封。 见到刘封,廖化直接讲清楚军中的粮食危机。 刘封无动于衷,很显然,粮草问题不是刘封需要克服的唯一难题,在这名主将的心中,这个问题甚至并不严重。 刘封的思维似乎已经钻进了牛角尖,一定得取得战果,才能甘心北归。 刘封说道:“没错,粮食问题确实必须立刻解决。” “咱们是不是可以拿粮食做文章,烧掉多余的存粮,让将士们饱餐一顿,逼迫他们拿出必胜的信念,置之死地而后生?” 本以为刘封有什么好主意,听过之后,廖化大失所望。 如果真按对方的计划执行,那么,兴山战事的最终结果,要么大胜,要么惨败。 跟刘封相比,廖化的想法简直可以说保守。 置之死地而后生,能产生这种想法的,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廖化可不认为刘封是军事天才。 放任刘封胡闹,那么,汉军前期积累的战略优势可就全丢没了。 廖化咬了咬牙,“我有一个建议,既然敌军重兵部署在面前的这道防线上,那么,咱们或许可以分兵进攻兴山城。” 刘封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面前这位少将军虽然勇猛,但毕竟太年轻,作战经验不足。 既然刘封露出吃惊表情,廖化也没有卖关子,他知道,面前这位可没有多少耐心。 “我军确实面临粮食危机,坚持不了太久,但是,敌人的粮食也需要从后方调集。” “只要有一支部队穿越熊山,攻下兴山城,那么,我们就可以截断江东军往防线处输送的后勤,敌军也会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机。 “敌军要么死守防线,粮尽崩溃;江东军要么提前撤军,遭受咱们夹击。” “理想状态下,我军或许可以兵不血刃夺取第二道防线。” 刘封也是统兵将领,一经提醒,立即明白了廖化的意思。 这名年轻的将军很兴奋,“你说的没错,咱们可以借助熊山进行突袭,但是,咱们为什么要突袭兴山城,部队只要能够绕到敌军防线后方,截断守军和兴山城的联系,不就可以成事?” 廖化摇了摇头,“奇袭部队注定要被敌人包围,如果不能夺取兴山城,那么,我军在野外完全没有防御能力,而且,后勤得不到保障,咱们的偷袭部队不可能比敌军守防线的兵力坚持更久。” 按照廖化的计策行动,偷袭兴山城将会成为唯一的选择。 敌人势必会在兴山城的北部部署防御,偷袭部队只有从南城发起突袭,才会把阻力减少到最小。 廖化继续解释道:“等到偷袭部队夺取了兴山城,那时候,将士们在北城墙上点起火把。” “刘将军指挥正面部队冲击吕蒙军的防线,那时候,敌人很有可能会快速崩溃。” 低着头,刘封在廖化面前缓缓踱步,“你的计划很好,就这么决定了。” 随后,刘封派出一名传令兵,去请申耽。 申耽确实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