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_37、接风晚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7、接风晚宴 (第1/2页)

    尽管刘封夸下了海口,扬言要为关羽军报仇,但是,刘封并没有把雄心壮志付诸行动。

    刘封并不是一名完全不知进退的莽将。

    和廖化会合之后,刘封立即命令部队返回,追赶关羽统帅的西撤部队。

    关羽军多步兵,经过刚才的战斗,队伍增加不少伤兵,走不快。

    廖化和刘封在回城路上和关羽会合了。

    尽管得到了上庸兵的支援,敌人还是不死心。

    孙曹联军派出不少斥候对西撤的队伍进行探查,但是,敌人放弃了骑兵突袭的战术。

    得到关羽的消息,上庸城里早就已经做好了接应准备。

    守城的孟达不仅在城中帮助关羽军划好了营区。

    在关羽军入城的时候,上庸城里有头有脸的军政将领都在城门处迎接。

    除了刘封,上庸还有两号人物,第一号人物就是孟达。

    孟达是刘备入蜀时期,最早投靠刘备的益州将领,比起他的军事能力,他的投机能力更强,至于孟达最终死在投机上的事情,那就是后话了。

    第二号人物,是申耽。

    这名曹军降将同样是一个重要人物,投靠刘备之前,申耽只是上庸的太守。

    他虽然有一定能力,但地位不高,投降刘备之后,被任命为征北将军。

    征北将军可不是普通身份。

    如果把上庸城内的所有将领都算上,申耽的职位也仅仅次于关羽的这个前将军,远远高过刘封这个杂号将军。

    当然,申耽的实际地位不如刘封,而且,也不如孟达。

    只怕连申耽本人,也没有真正把名号上的高低当回事。

    刘备之所以任命申耽为征北将军,不仅是因为想千金市骨,招揽北方降将。

    通过‘征北将军’这四个字,向天下证明刘备志在收复中原的野心。

    只不过,刘备的野心随着关羽的大意失荆州以及夷陵惨败彻底烟消云散了。

    等到刘封逼反了孟达,孟达带领曹军进攻上庸,赶走刘封,申氏兄弟被迫投降,这个征北将军也就成了个笑话。

    大将投降,原本地位高贵的四征将军,也在蜀汉后期,地位一降再降,成为了杂号将军。

    曹魏的情况,其实和蜀汉相似。

    原本地位在四征将军之上的四方将军,也在后期地位大幅下降,最终,四方将军在曹魏的位置远远不如四征将军。

    廖化始终觉得,这种地位的下降,与左将军于禁的投降有关。

    实力赋予了身份和地位,而不是身份地位增强了实力。

    目前来说,申耽的地位非常高。

    在城门处,申耽和孟达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关羽客气的跟两人打了招呼,但是,众人没有在城门过多停留,关羽迅速带兵入城。

    士兵们把廖化等人引进到了各自的营区。

    进入上庸城,有了城墙保护,充足的物资供应,将士们总算可以安心休整。

    命令士兵们休息,但廖化自己却没有闲着,救治伤员,检查装备,核实军功。

    在廖化看来,逃回上庸,不仅仅是荆州攻防战的结束,更是夷陵之战的开始。

    他始终认为,自己的重生带着历史使命,需要弥补太多遗憾,一天没有收回荆州,廖化就一天不会放松警惕。

    关羽的使者很快来到了廖化面前,关羽要求廖化参加酒宴

    为了给关羽军将士接风洗尘,刘封、孟达不仅给士兵们准备了大量粮食。

    而且,刘封专程在城主府内摆了一个酒宴,邀请关羽军的文武将领赴宴,廖化是关羽的亲信,当然也被邀请同去。

    ……

    宴会在城主府里举办,大厅中央摆放了一张桌子。

    酒桌前不远处,有一些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的仪仗乐队。

    乐队此时正在奏乐,乐声慷慨激昂。

    关羽坐在正中间,他的左手边坐着刘封。

    荆州将领们在关羽的右手边坐下,上庸将领们则坐在刘封的左手边。

    刘封身边依次坐着孟达和申耽。

    桌上摆满了大鱼大rou,桌下放着美酒,桌边还站着侍女,这场酒宴确实很隆重。

    上庸的将领们都在谈论起荆襄战况,关羽军将领却大多保持着沉默。

    在士兵的引导下,廖化坐到了关羽身边。

    赵累也同样坐在廖化身边,似乎已经呆了一段时间。

    赵累是一个心里藏不下事的人,廖化能明显看到赵累脸上的担忧。

    廖化定了定神,将注意力拉回酒桌上。

    刘封亲自给关羽到了一杯酒,举起了酒杯,“二叔不必担心,上庸有小侄在,一定保证万无一失,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