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7、吕蒙信使 (第1/2页)
战后,赵累的人接管了浮桥处的警戒和防御任务。 廖化命令将士们退回营地休整,他孤身一人来到赵累身边。 赵累参加了正面防线的作战,从对方的嘴里,廖化问清楚了战事经过。 除了浮桥处的战斗,防线处的战斗同样惨烈,或者说,吕蒙军的进攻重点从一开始就是正面防线。 利用战船,吕蒙军迅速调兵,警戒的士兵发现敌情的时候,敌军的船队已经开始靠岸了。 为了集中兵力,苏由不得不放弃了鹿角外围的全部阵地,将士们退守鹿角。 赵累赶到战场的时候,关羽军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防线,幸运的是,吕蒙军的进攻也后继乏力。 接下来,两军将士围绕着破坏和防守展开了厮杀,太阳升起之后,吕蒙军开始退走。 尽管击退了夜袭的吕蒙军,赵累还抓捕了大量敌军俘虏,但是,辛苦构建的防线被破坏。 原本被关羽军俘获的那些吕蒙军战俘,也利用作战时候的混乱,在营地中制造了混乱,不少人趁机溜走。 回顾这场夜袭,廖化有些庆幸,如果朱然没有把部队兵分两路,全军集中突破正面防线,也许关羽军就败了。 赵累组织俘虏们打扫战场,重整防线。 廖化则回到自己的营帐休息。 不知道睡了多久,廖化被吵醒了,推醒廖化的士兵报称,吕蒙军的主力已经到达了东岸。 敌人没有搭建营地,反而在建造浮桥,吕蒙军的使者抢先渡河,使者指名道姓要见廖化。 使者重视自己,对廖化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为了尽快掌握吕蒙军的更多情报,廖化立即动身,在士兵的引导下,见到了赵累和使者。 使者是赵累的老熟人诸葛瑾。 赵累站在诸葛瑾身边,面沉似水。 看到廖化之后,赵累说了一句,“诸葛先生说了,他需要向你转达孙权和吕蒙的口信,而且,不能由我转达,我不是不信任你,但我一定得在这旁听。” 诸葛瑾真的一点也不能让人小瞧,还没开口,就已经让赵累对自己产生了疑心。 廖化点点头,“赵都督顾虑的很对,我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回避你,而且,诸葛先生一身是胆,说不定还会效防荆轲刺秦王,有赵都督陪伴,我也心安。” 转头看向诸葛瑾,“子瑜来到我军阵前,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挑拨我军将帅关系吧。” 对于廖化的质疑,诸葛瑾没有进行答复,“都说廖化能文能武,以前在关将军帐下,我虽然与将军有过接触,但是,没想到将军会是这种英雄人物,不论是我还是大都督,都看走了眼,荆州还是有人才的。” 廖化冷哼了一声,“我荆州人杰地灵,先不说威震华夏的关将军和运筹帷幄的诸葛军师,马良、赵累都是一时俊杰,我这点微末道行在荆州还排不上名号。” 廖化决定转移话题,阻止诸葛瑾继续挑拨自己和赵累的关系,“我不过是一名武夫,不值得先生这么重视,刚刚大破贵军的偷袭部队,现在很累,如果没有其他要事,我就去休息了,毕竟,养足了精力才能为国杀敌。” 看着廖化转身要走,诸葛瑾连忙出声制止,“慢着,我来见廖化将军,不单单为大都督传话,我主让我给将军带句话。” 停住脚步之后,廖化疑惑的看向诸葛瑾,“孙权也知道我?” 诸葛瑾点点头,“没错,孙桓将军已经把你的事迹告诉过我主,而且,江陵城的事情也是你做的吧。” 廖化没有出声,静静的看着诸葛瑾。 诸葛瑾接着说道:“我主表示,廖化将军为关羽做事,战场上各为其主,即使破坏了我军的一些计划,那也是各为其主,主公许诺对将军的错事一概不究。” “而且,”诸葛瑾继续劝说,“主公准备征募一支解烦兵,这支部队计划分为左右两部,会设置左右两个都督。” “‘解烦’左都督可能由主公的亲信胡综统帅,‘解烦’右都督希望由廖将军担任。” 在廖化的记忆里,解烦兵是一只隶属于孙家直接控制的部队,如果诸葛瑾的话属实,那么,孙权确实开出了一个很高的价码,把廖化当作亲信培养。 相比孙权对自己的重视,廖化更在意吕蒙军传递信息的速度,孙桓的报告不仅传到了孙权的耳朵里,而且,孙权还从容的给诸葛瑾下了命令。 孙权招揽自己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