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廖化新传_19、使者先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使者先生 (第2/2页)

手交给关羽。

    关羽却连信封都没有看,直接撕毁丢弃在一旁,“不是我想跟吕蒙厮杀,是吕蒙非得把我拉上战场。”

    “诸葛先生如果没有其他事情,那我只能请您先离开了,军务繁忙,就不送了。”

    道别之后,诸葛瑾转身离去,离开之前,他还跟廖化行了个礼。

    关平跟了出去,似乎准备监视诸葛瑾出城。

    关羽开口了,“我估计,吕蒙能够派出来,追击咱们的部队,人数大概在两万左右,随军行动的,会有大量民夫,真正的吕蒙军精锐,恐怕也就几千人。”

    廖化和关羽的看法不谋而合。

    关羽看向廖化,态度很严肃,“荆州已经不能呆了,咱们必须西撤,但是,我需要稳定军心,提前准备撤军物资,同时避免将士们在西撤的过程中出现混乱。”

    “为了完成阻击任务,我会让赵累跟着你一起行动,你们两个人的任务十阻击吕蒙军三天,过了这三天,我就不用你们了,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说句心里话,廖化没有半分信心,而且,这件任务的成功与否,也不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而是兵力相差悬殊的问题。

    关羽的这个命令,等于是在拿廖化和赵累部队将士的性命去赌一种可能性,而且,这种成功可能微乎其微。

    关羽大概也觉得给了廖化一个困难的任务,所以,尽管关羽的语气很坚定,但是,他给出了充分的态度,他表示,廖化有任何需求,都会尽量得到满足。

    廖化理解关羽的困难,只提出了一些武器装备上的要求。

    其实,两支部队里,赵累的那支部队才是阻击战的绝对主力。

    赵累的部队不仅人数多,而且,忠诚受到了考验。

    这支部队从江陵城杀出后,一直跟随在关羽身边,建制保存的相对完整。

    和那些家眷失陷在江陵城内的战友们不一样,在撤军的过程中,这些将士的家眷也大多随军转移,此时正留在房陵城中,跟随关羽军主力行动。

    这支军队不仅仅为了关羽而战,他们更会为了家眷拼命。

    廖化迅速找到赵累,对接好出兵时间。

    随后,他又找到苏由和牛高两名部将,让二人约束将士们领用装备,做好出兵准备。

    在部队出征之前,廖化还有两件事情必须处置。

    第一件事,是见自己的母亲。

    在自己的前一世中,吕蒙偷袭荆州,夺取了江陵,廖化的母亲同样成为了人质。

    所以,廖化不得不在关羽兵败之后假意投降。

    后来,廖化诈死,带着母亲一路西行,重新投靠蜀汉。

    老母亲并没有跟随廖化享福,入蜀之后没多久,母亲就病死了。

    这一世给了廖化弥补遗憾的机会。

    第一次和赵累见面的时候,赵累没有及时跟廖化提起母亲的事情,廖化没有立即见到母亲。

    这一次,廖化执行的,是一项九死一生的任务,虽然他重获了新生,但这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到母亲,廖化很激动。

    见到母亲之后,虽然实际年龄已经七十四了,但廖化还是像一个孩子那样,扑到了母亲的怀里。

    廖化语气有些哽咽,“母亲,孩儿不孝,在母亲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不能陪伴在左右。”

    廖母却很欣慰,“母亲一直教导你要尽忠报国,而且,君侯对你有知遇之恩和提携之情,廖家可不需要不忠不义的孩子。”

    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廖化的心里有了底,“母亲,君侯刚刚给我下达了最新将令,要求孩儿带兵阻击吕蒙的部队,孩儿这一去,或许没有办法再报答母亲的恩情。”

    “我有一个朋友,叫王甫,他是益州人,我们两人同生死,共患难,有很深的友情,我会嘱托他一句,如果我遇上了什么,相信他能照顾好母亲。”

    廖母神色严肃,“元俭,你既然得到了关将军的将令,你也应该明白,军情如火,这种时候,怎么能婆婆mama的,你的母亲还不老,而且,身体也不残疾,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廖母的语气逐渐严厉,“你给我快走,耽误了关将军的大事,那我就不再认你这个儿子了。”

    说完,廖母转过身,背对着廖化。

    廖母说的没错,廖化确实没有时间了,在出征之前,他还得再次尝试招降丁奉。

    廖化擦干眼泪,叮嘱道:“母亲,孩儿先走了,您一定照顾好自己”

    廖母摆了摆手,没有回头。

    廖化转身离开,他并不知道,廖母的眼角同样流下了两行清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