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房陵会师 (第1/2页)
王甫确实做好了准备,在府内埋伏了五名士兵。 潘璋没有防备,被士兵扑倒在地。 但是,潘璋的力气很大,他拼命挣扎,一度挣脱了两名士兵的控制。 在潘璋试图开口呼救之前,廖化上前了一步,捂住对方的嘴。 即使如此,潘璋依旧不认命,还在挣扎,廖化放弃了活捉计划,不得不将对方掐死。 潘璋的尸体被扔在门口,背朝大门,由于没有外伤,倒也看不出死亡的痕迹。 看向身边的伏兵,廖化下达命令,“我把其他几人带进来,你们重新埋伏好,收到我的命令,立即动手,不必留活口。” 来到府门口,廖化见到了潘璋的随从们。 “潘将军晕倒了,你们几个赶紧跟我进去,把潘璋带出来。” 几位随从刚要动身,廖化又补充了一句,“武器先放下,救人要紧。” 这些随从当然不知道廖化的计划,潜意识服从命令,武器被扔在一边,赤手空拳跟着廖化进府。 进入城主府,随从们一眼就看到了倒地不起的潘璋,立即有人跑过去,试图搀扶。 除了廖化,其他人的目光也都被尸体吸引,疏忽了门内两侧的危险。 估计时机成熟了,廖化一声令下,刀斧手立即动手。 不必捉活口,伏兵也没有顾忌。 几名护卫在毫无反抗的状态下相继被杀。 府内事了,廖化看向王甫,“伏兵都准备好了?” 王甫点点头,“将士们都埋伏好了,我集中了城里的大部分兵力,只要你把吕蒙军带到伏击地,咱们就可以动手。” 两个人分头行动。 廖化来到潘璋的军队中,他也见到了潘璋麾下管事的将领。 敌将叫丁奉,现在的年龄也就二十出头。 如果不是有前世经历,廖化真的没办法把眼前的青年和三十三年后打出东兴大捷的东吴大将军联系在一起。 廖化突然生出惜才之心,在将星荟萃的前三国时代,丁奉和廖化都没有资格左右国家命运。 等到两名将军掌权之后,天下大势已经基本稳定,英雄再也没有用武之地。 廖化比丁奉幸运,此时的丁奉还只是一员小将。 既然知道了丁奉的本事,廖化不可能错过这种人才。 但是,在招揽丁奉之前,廖化需要考虑的是房陵城的布局,瓦解潘璋部队的战斗力。 廖化收起思绪,对丁奉下命令,“潘将军奉了大都督的命令,和李将军探讨房陵的军务,潘将军就不跟你们一起吃了,我带你们去用餐。” 丁奉倒是没有怀疑,拱了拱手,“那就麻烦这位大哥了。” 等到所有的吕蒙军将士都卸了甲,取下兵器,廖化在前引路,把部队带进了伏击点。 一路上,廖化和丁奉闲聊了很多,他进一步确认了眼前的青年并不是同名同姓者。 廖化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没等多久,关羽军将士就冲了出来,冲向了这支手无寸铁的部队。 吕蒙军将士无力反抗,现场被迅速控制。 直到这时候,丁奉还以为发生了误会,试图向廖化解释。 廖化依旧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淡淡的说了一句,“潘璋和关羽内应,试图行刺李异将军,现在潘璋已经被活捉了。” 吕蒙军并没有立即反抗,丁奉连忙辩解,“李将军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潘将军忠心耿耿,不可能当关羽的内应。” 廖化板着脸,“潘将军是否有罪,那得看主公的意思,我就是替李将军做事的,以后会有机会证明你的清白。” 丁奉接受了廖化的说辞,吕蒙军也没有反抗,一千多人就这么被控制住。 敌人的数量太多,廖化没有对俘虏进行集中管理,所有的士卒被分成了四组,分别带到不同的营区进行收押。 除了士兵,军官也被集中起来,单独安置,避免与士卒们产生联系。 为了询问吕蒙军的其他情报,廖化表明了身份。 丁奉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破口大骂。 廖化却无动于衷,等到丁奉骂累了,他才淡淡的说道:“人是骂不死的,你现在不过是白白浪费体力。” 丁奉明显听进了廖化的劝,坐在一旁,再也不出声。 丁奉虽然不配合,但自然有别的将领认清了形势,根据降将的供词,潘璋的军队只是吕蒙军先锋,吕蒙的大军也将进攻房陵。 俘虏并没有交代出太多细节,却已经足够了。 李异和潘璋两支部队同时被消灭,廖化不仅稳固了房陵城形势,而且,吕蒙军的实力也受到了损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