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九九章 里应外合 (第2/2页)
在众将领都在,罗大纲顾全大局,不想让手下看到将相不和的场景。 又有多位将领出来附和坚守城池。罗大纲也不好固执己见。主要是他的心中对于固守城池然后再反击的建议也有一些认同。 黄浩自然是不想罗大纲带兵主动出击。 那样的话,他还怎么里应外合啊? 而且清军就来了两万。黄浩还真的担心,野战的情况下,罗大纲将清军给打败了。 那样的话自己的计划岂不是全泡汤了。 只有在守城的情况下,黄浩到时候让人打开城门。 城门突然丢失,必然会沉重打击城内士卒的士气。到时候自己再带着人在城内反戈一击,这样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军议最终还是决定固守反击。最近从久攻河南府不下,损兵折将,到军中粮草短缺,都严重打击了罗大纲的威望。 这才有了今日军议中,这种一边倒都反对罗大纲的局面。 基层将领们似乎是在以此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今天这军议,黄浩很满意,他在心中为自己的成功布局暗自窃喜。 罗大纲啊,罗大纲,你打仗是有两把刷子,但是你不懂人心。人心都是自私自利的,你不能指望别人都跟你一般高尚。 黄浩在心中想道。 他觉得自己对人心的把握非常好,是个玩弄人心的高手。 但是黄浩不知道,喜欢玩弄人心的人往往容易成为别人玩弄的对象。 他觉得自己玩弄罗大纲、玩弄了投靠自己的太平军将领。甚至是河南巡抚英桂都被他算计在内。 但是,英桂这样的满清官场老油条实际上早已经将他算计的死死的。 可怜黄浩此时还在倾尽全力帮助清军夺城。 清军围在四门之外,尝试着攻了几次城,但是都被太平军击退。 这伙清军本就是拼凑起来的,战力也就一般,城内的黄浩才是破局的关键。 城外领兵的将领是归德镇总兵官,此人是英桂的心腹。 “大人,太平军守城坚决,我军攻不进去。”一名副将跑来报告道。 “无妨,你下去,让士兵们用餐,我们黄昏之后再攻城。” 使用里应外合的阴谋,最好是选择天气昏暗的时候。 不然城内的根本就制造不出混乱。 太阳渐渐落下地平线,冬日里的天黑的特别的早。 汝州城外光秃秃的,近处的树木都已经被城内居民或者太平军砍去当柴火烧了。 汝州这边虽然产煤,但是没有什么人开采,加上开采的效率低下,普通的百姓根本就用不起。 大家还是以烧木头为主。 清军只能去远处的林子砍来木柴。趁着天还未黑,在城门外点起一堆堆的篝火。 黄浩回到府中见到了张延。 “张大人,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我会让自己大的弟兄在右臂上缠上白巾。” “汝州城的东门和北门都在我的人手中,你让城外的将军可以集中兵力在此二城。” “好,黄大人,此战之后,在下就要称您为提督大人了。” 黄浩看了张延一眼,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张大人,我现在就送您出城。”黄浩说道。 “好的,黄大人,别忘了那个娃子。”张延提醒道。 “放心,都安排好了。” “此事汝州府衙后院,几个平时照顾洪天贵福的丫鬟婆子,在几名黄浩亲卫的护持下,偷偷溜出了府衙的偏门。” “我们去哪里?”洪天贵福用稚嫩的童音问道。 “世子啊,黄大人说要带您去听戏。但是罗大人不给,所以奴婢就偷偷带着您去。”一名与洪天贵福相熟的婆子说道。 “好啊,好啊,我要听戏。”洪天贵福很懂事地小声欢呼道。 “世子不要说话,不能让罗大人发现了。” “嗯,好哒。” 罗大纲此时并不在府中,他趁着天黑之前最后一次上城去部署防御工作,防止清军的夜袭。 转了一圈之后,罗大纲才回转府衙,准备吃晚饭。战争开始,罗大纲知道要保存自己的体力。 接下来的几天好要跟清妖僵持,真正重要的是后面的反击。 眼看着天就要黑了,清军当中很多都是“雀蒙眼”,太平军中亦是如此。战斗必须在完全黑下来之前打响。 城外的归德总兵已经等的焦急。 这时,帐外亲兵带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锦衣商人走了过来。 “哎呀,是张老弟啊,快进来,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一见到是张延来了,那归德总兵赶紧迎上。 此人虽是商贾,但是对方是巡抚大人身边的红人。 自己一个小小的总兵官可没资格在人家面前摆架子。 “孙总兵啊,事不宜迟,你这里赶紧将兵力集中在东门和北门,从此二门进城。”张延刚才一路赶来,也是累的不轻,喘着气说道。 “好嘞,张老弟,您先喝口茶。”说着孙总兵就出了帐门吩咐手下安排。 张延喝了口茶,又追出去跟孙总兵说了一些细节。 等会天昏地暗的,可别错杀了自己人。 当天空准备收走最后一丝光明,大地重归黑暗之时。 正在府衙用晚膳的罗大纲,突然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多年的战场经验,让罗大纲一下就听了出来,这个冲杀的声音不对,是从城内传来的。 罗大纲赶紧召集了自己的亲兵。 来到了城外的大街上,罗大纲自己听了一下,声音是从东门和北门传来。 怎么会有两个城门同时被攻破。 罗大纲的心中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罗浩,你带上一伙人,去后院接上世子然后去西门。”罗大纲对一个清兵军官吩咐到。 “其他人跟着我向东门去看看。”这时候罗大纲手中的兵力也不多。 城内的兵力基本上都安排到四门和城墙上了。 虽然有不好的预感,罗大纲还是准备亲自去看了一下。 在去东门的路上,罗大纲遇到了一群逃回来的士兵。 “怎么回事,城门怎么丢了?”罗大纲拉住一个小军官厉声问道。 那小军官赶紧跪下回道:“点检大人,李军帅带着人造反了,打开了城门将清妖放了进来。小的们不愿意投降清妖。大部分都被杀了。小的无奈,带着人逃回来了。” “将军,你要为弟兄们做主啊!”罗大纲双目通红,东门造反了,那么北门肯定也是造反的。 同时造反,必然是早有预谋。那么必然会有一人从中穿线搭桥。 联想的黄浩近来的反常表现,罗大纲就是个傻子也能猜到是谁cao纵这一切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