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二章 太刀立威(二更) (第1/2页)
一千人的太刀队沿着淮海军的战壕偷偷地向阵前集合。 俄国人在向前挖掘坑道,淮海军也在相对的方向向前挖掘。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双方都在等待相遇的时刻。 战壕中只能听见粗重的喘息声,那是挥舞铁锹的农兵以及日本战俘发出的。 准备战斗的人员则将身体蹲下,斜靠在坑道的两侧。 俄国人的手中抓着上好弹药和刺刀的燧发枪。他们沉着而冷静,大部分人心中都带着一丝兴奋。 果然是流着战斗民族的血液,那种对战争的渴望似乎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淮海军这边的一千名太刀队也是异常的沉默及冷静。 淮海军已经给了他们非常优厚的条件了,足够他们拼命的那种。 没人怀疑淮海军会欺骗他们,一个大势力总要有一些公信力。 即使在日本国内,想要成为一名拥有特权的武士也是要拿自己的命去搏。 没有勇气拿命去搏的人只配做一个卑微的农夫,对着别人低头哈腰,见到武士大人就要远远地躲到田中。 这次选出的一千人都是这些俘虏中最孔武有力的,他们中有些人原先就是武士,所以他们对重新做回武士更加的迫切。 日本人的个子不高,在这样的坑道中不需要完全蹲下就能很好地隐藏自己。 他们知道这次要去对战的是俄国人,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见过俄国人。 不过,只要对方的身体还是rou长的,自己就可以用手中的太刀将他们劈开。 握着手中久别的太刀,他们在心中为自己打气。 “我酒井小五郎也要出人头地,也要自己建立一个家族!”浪人出身的酒井小五郎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砍死一个俄国人就是十亩田,他在想需要砍死几个俄国人才够自己娶妻生子。 当然这些日本人并不是孤立的,他们的身后还有四百名手拿淮海军连发散弹枪的士兵。 这时候,散弹枪已经全部换上了7.3毫米口径独头铅弹。 这样的子弹射出去能够打死一头熊,只是减少了装药量,射程有限,不然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它的后坐力。 很多士兵喜欢这种枪,是因为他手动换弹时拉风的“夸夸”声。还有其能够连续射出6发子弹的流畅感。 这些淮海军士兵会在太刀队冲上去之后,抵近射击那些跟太刀队rou搏的俄国士兵。 双方都在互相算计,俄国人这边还派出了一支精锐的掷弹兵连队。 世纪后,尽管投掷手榴弹已不再是掷弹兵的主要任务,但他们仍然代表军队中身体最强壮的士兵,并在战场上进行突击。 因此,在欧洲军队中将掷弹兵的称号作为表彰军人英勇战斗表现的荣誉称号,也彰显掷弹兵是步兵当中的精锐及佼佼者。 这样的连队在整个西伯利亚师中只有三个。这时候穆拉维约夫将其派出来,显然是对这次进攻给予了极大期待。 当然这个掷弹兵连队这次是携带了手榴弹的。只是他们的手榴弹跟淮海军的不同。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铁球。 双方的壕沟已经拉进到了几十米。 当进入了投掷射程之后,双方不约而同地扔出了手中的手榴弹。 一方是黑不溜秋的大铁球,上面还能看到到燃烧的引线。另一方是带着木柄的铁疙瘩,个头要小一些。 “轰轰轰……”双方坑道的前沿都爆起了接二连三的爆炸声。 淮海军这边正在掘土的日本战俘还有一些靠前的太刀队瞬间被爆炸淹没。 俄国人那边同样如此,哪怕是俄国人更加强壮,在手榴弹的爆炸下,也同样的伤亡惨重。 爆炸就是冲锋的信号。 冲出来的俄国人都一脸的惊讶,因为对面的战壕中冲出来的竟然是一群穿着盔甲拿着太刀的旧式军队。 当然他们分不出日本人跟中国人的区别,同样听不出“杀鸡鸡”与“冲啊”的不同。 这个时候也没有时间去区分,没有时间去思考。 一照面,这些俄国士兵就用最快的速度射出了燧发枪中的子弹。 冲在最前面的太刀队立刻倒下了一片。 但是,剩下的人还是毫不犹豫地冲撞到了一起。 这些日本人的太刀很长,这弥补了他们个子矮小的劣势。 他们从小学习训练使用太刀,自然知道如何对付个头比自己大得多的人。 俄国人刺出刺刀之时,他们直接矮下身子一个翻滚,直接躲过俄军的突刺。 然后,借着身体的惯性,反身挥砍在俄国人的大腿后侧。往往一刀下去就可以划开俄国人的半边大腿。 当然不是每一名太刀队员都能够流畅地作出这样的动作。 也有一些日本人显然没有俄国士兵的速度快,被燧发枪上的刺刀刺穿。 不过还好,这些太刀队员竟然能够跟沙俄的掷弹兵精锐纠缠起来。 穆拉维约夫拿着望远镜看到了这一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