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民哥,我有个梦想  (第1/2页)
    十里营派出所对面,老顾家。    自从某人拆掉围墙和铁栅栏,在这里竖起一面模板拼装的广告牌,小院就火了。    广告牌长达三米,宽约一米二,离地一米五,其上张贴砖窑招聘、瓦工招生、剪辑的报纸、丑陋的漫画,以及一看就知真假的八卦小故事……    负责照看拼装木板的张伟,十分勤快,每次更新内容,都会拿小喇叭为不识字的群众读上一遍。    虽然偶尔会被人们吐槽,但正是这种乐趣,吸引了更多人。    无论起早买菜,还是晚上乘凉,都会跑来瞧瞧。    最近派出所迁居到此,广告牌额外增加一块。    只是不再张贴各种广告和故事,而是排满各种户型。    有些把茅子(厕所)装在屋里,有的把车停进偏房,还有的在屋后挖个坑用于洗澡……    “天呐,城里人真会玩!”    “你们懂啥?这叫时髦,洋气!”张伟手持小喇叭疯狂解释,“在城里,茅子不叫茅子,叫厕所,有马桶,坐着的那种。”    蹲在路边抽旱烟的老大爷,猛摇头,“换成我,坐着真拉不出来。”    围过来的数百名群众,轰然大笑。    “乡亲们,你们好好想想,十年前和现在比,有啥变化?    就像这BP机,刚出几年?现在淘汰啦!再看看这大哥大,笨重,丑陋,也马上就要淘汰啦!    时代在进步,家里的大三间,已经跟不上形式,以后都是套房!    再仔细想想,结婚住在酷似城里的小洋房里,多有面?”    “小张伟,你少胡咧咧,套房里面有隔断,咱农村又装不起空调,夏天那么热,里面怎么通风?”    “那是你不懂设计!我家厂长可是大学生,亲自cao刀绘制的户型,你们看,前面大窗户,夏天可通风遮阳,冬天半落卷帘可隔冷吸热,后面高飘窗,既不妨碍后院邻居,又能南北通透,等到冬天,飘窗同样落下卷帘,外冷内热,冬暖夏凉……多好的小洋房?”    “……”    “你们自己看吧,报价全写在上面,想扩建的,或者面积不够的,来砖厂找我。”    “小张伟,这报价忒高了吧?”    “套房啊,用料多,能不贵吗?再说,施工要求那么高,你以为随便找几个人就能搞定?要用大师傅,大师傅工钱可不低。就像这个飘窗,你跑县城,都不一定有人会做。”    “……”    “一分价钱一分货,我家厂长说了,五年保修!”    “还有保修?”    “对啊,我家厂长做事可是凭良心,比老顾都地道。”    “嗯,确实。”    众多群众纷纷点头。    “小张伟,我想盖个小卖部……”    “巧了,这里还真有几个设计方案,小卖部、大商店,还有超市、饭店、酒楼……”    挤在人群里的拐角楼饭店老板,闻言垫起脚尖……    而站在张伟身边的张海,却陷入沉思。    我为什么要盖别墅?    不娶媳妇,又不住。    开个酒店不好吗?    ………    建军砖厂。    前天谈完砂石供应,昨天韩经理就亲自送来六车砂石。    不过,双方说好的‘不包邮’,亲自送货上门只是为了验证砂石质量,省的某人真玩‘鲁提辖找镇关西买猪rou’。    这让顾安民有点小难受。    说实话,他确实有这打算,因为穷。    而韩经理跟砖厂合作,目的也不单纯。    一是担忧大寨逼迫其转让砂石厂,二是砖厂订单有利可图。    如果等对方解除危机,又感觉这点利润比不上脸面,双方必然再次闹翻。    因此,必须尽快借助韩经理的人,渗透大寨,打造一个靠谱的供需链。    另外就是……    孙兴出去避风头,设备被大马拉到砖厂,水泥厂早已停产。    如今砂石不缺,水泥却开始告急。    为了解决问题,顾安民不得不让第三位壮汉,把设备再次拉回去,并恢复生产。    考虑到人手不足,只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