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监税司 (第1/2页)
魏知鱼以大魏郡公主的名义,向大魏氏族下招贤令。 有不少士族,怀着对大骊前太子的效忠之心,往龙山赶来。 这方圆三百里的土地,将来会是他们的封地,他们的氏族子弟,将会是龙山军的士卒。 以李铮如今的财力,和这三百里的土地,要养活五千大军,并不是没有可能。 一千两百万两在不停的花出去,装备和马匹在源源不断的送来。 又是一年二月初二,龙山两军,已达三千之众。 忙时作战,闲时耕种。 他们不需要自产自足,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作战,这样做只不过是利用空闲,以最大的力量,来减轻财政压力。 在这套机制下,并不需要李铮输出多少,大军就能维护。 城主会的本质,是给四董提供了一个温和的争斗方式。 剩余十个席位的争斗,就是他们的目标。 除了常务席位外,谁的小弟最多,谁就最有话语权。 组建城主会的事,李铮没有插手,就让四董自己争出个结果来。 他脱身于外,专注于龙山城的事。 只要城主会在龙山城,那他对龙山的掌控力,就是存在的。 天气渐暖。 苍穹之上,一道锐利的黑点划过。 速度极快,好似闪电一样,朝着龙山宫而去。 黑点落下,姿态宛如一只鹰隼,外表又似钢铁铸造。 一道靓丽的身影走来,从铁鹰腹中取走了信,往龙山寝宫走去。 信件是用蜡密封,小花就这样呈给李铮。 李铮拆开看过,面露喜色。 去年十一月,刘长青到龙山的时候,那场针对赵国的刺杀,就要开始了。 今年二月,举世瞩目,刺龙的全部实力,得已显现。 赵王两次遇刺,两次幸免于难。 赵国朝堂上的臣子,有一小半都受到了刺杀。 镇守各地的世子氏族们,没有一个不是活在心惊胆战之中。 总共一百零九位赵人,死于这场刺杀之下。 尤其是此次率军出征的将军们,其氏族更是死伤惨烈。 这些无疑都是在告诫赵王,你们要退兵了。 李铮看完,将信递给了李信,然后提笔书写,很快地,一封书信写完。 “小花,将这封信火速传到皇都!” “是,公子。” 小花再次出去,李信也看完了信。 “公子,似乎镇龙门的这一场刺杀,是真的,并不是作戏!” 李铮点头。 他没有否认。 “我的确在刺杀之前,给李湛提过醒,但我从来没说过,这场刺杀就只是做戏,他刺龙有多少实力,正好让我们见识一下!” “公子这样做,就不怕惹恼赵王和李湛?” “不,他们不会的,我若是不让他们死上一些人,他们就会对我产生轻蔑,将来的合作中,也就占不了多少主动权。 只有让他们多死一些人,他们才会惧怕,才会自知摸不透我的深浅,在以后的合作中,不敢使花样,从临淄到皇都,快马需得多少时日?” “公子,与大梁一样,也是九千里。” 李信不假思索地说道。 似乎整个大骊皇土,尽在他脑海之中。 “那到齐国呢?” “需得两万里之遥,不过若是用飞鸽传书,三月之内,这消息就能传个来回!” 大骊,实在是太广阔了。 广阔到传信,都能成了麻烦。 “那好,我们就等到到五月,等赵国退兵的消息传来。” “公子所说,还有三月赵国就会退兵,那在这三月之内,司徒越再无胜利,也就要跟着退兵了!” “正是,我早就书信给姜琰,告诉他不败就是大胜,谨记坚守即可。” 李铮虽不在皇土,但皇土之事,尽在掌握。 “如此,司徒牧必定退兵,大骊威严扫地,随他出征的七镇大军中,除了大岳军镇和霸州军镇外,必定对司徒越是怨声载道,这也是公子所说的,氏族将会登上舞台,公子与苏幕孺的合作,就是将这霸州军镇,也拉下来,让司徒越再少一份助力!” “对的,没有了军镇的支持,大乾皇帝在整个天下,就是名存实亡,皇帝的威严,自此就只能在皇都之中,不能及天下之土,不过,要让李湛登基,还需得做一件事,只要这件事情成了,那才可以做最后一步,拉李乾下马。” 李信想了一想。 “公子是说,四卫三军?” 四卫,乃是皇畿四大卫士。 分别是蓝营,上塬,陵阳,州山。 此四城,分别驻守两万大军,列于皇都四方,是当年大骊高祖立下,拱卫皇畿之用。 三军,当然是龙骧,虎贲,御林三军了。 他们驻扎皇都,每军一万人马,以镇皇都。 当年,李铮如日中天时,麾下有龙骧统领有李信,虎贲统领元吉,尚武帝则亲自掌管御林军。 后来尚武帝发难,虎贲统领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司徒牧。 可以说,在皇都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