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赵良(一万了) (第1/2页)
大梁宫中战鼓的声音,就连府中的李铮,也是听的清楚。 今日,又是一场盛典。 王宫之中,行祭祀之礼。 在这场盛会过后,天使司徒牧将会返程。 李铮只知道司徒牧入宫后,与魏王是单独会谈。 至于谈成什么样子,他不清楚。 他想着,在这一场典礼后,司徒牧会来向他做最后的道别。 因为司徒牧马上就要带着未来皇后,回皇都去了。 正是一日清晨。 李铮正在院中练剑。 十年磨一剑,若要剑成,非一日之功。 只有锲而不舍,寒暑不避,方才有剑。 李铮也是在告诫自己,凡事需要持久地坚持,才能取得成效。 “公子,是关代回来了!” 李信引着一男子,正从外走来。 男子身形高大,身后负剑,走起路来,龙行虎步,气度斐然。 双目狭长,似能及耳,双臂过膝,蜂腰虎背,非常之人,当有非常之相。 关代,本为大骊前太子剑侍,为人熟知兵事,又武艺高强,心思缜密,又做事稳重,可以说他是李铮麾下除李信外,最重要的人物。 “关代见过公子!” 他一见李铮,就立即行礼。 李铮看他,风尘仆仆,额头布满了汗珠。 看来这一路,他都赶的很急。 “关代辛苦,此行可顺利?” 问话间,李铮一把将他拉住,然后三人落座。 很快的,丫鬟上了茶水。 “回公子,一切顺利,随我一同来的,共有三百六十二人,其余还有一百九十四人,尚在路上,这些人的家眷,在诸葛氏族的帮助下,也陆陆续续去瓜州了,此行虽没有见到二皇子,但见到了赵武!” 丞相赵武,二皇子的丈人,联络上他,和联络上二皇子李湛,没多大的区别。 “赵武可是如何表态?” “他派遣其子赵良,随我一同前来,此时就在大堂,说是要面见公子。” 赵良何人,李铮是知道的。 赵武之子,久随李湛身后,也可以说他是李湛的心腹。 等同于司徒氏中,司徒牧的存在。 “公子,既然来的是赵良,那说明二皇子对于此事,是上心的。” 一旁李铮接话道。 “由不得他不重视,妖后最善长的,就是乱中取胜。先拉拢各方势力进来,让局势平衡,然后借力打力,驱虎吞狼,最后能留下的,就是她了。 妖后拉拢魏王,很显然是为了遏制赵国,对付齐国,就如同她当初,拉拢赵国一样,如今故伎重施,赵武应该有所反应才是。” 李铮不作迟疑,换过了衣裳,往大堂去。 不多时,就看到了那个皇都中的熟人。 “白身赵良,见过尚德君!” 赵良生得唇红齿白,颇为俊秀。 面上无须,皮肤光洁,看起来就像是个十七八的少年。 李铮记得,他今年三十有二,可以用驻容有术来形容了。 在大骊,不为官,不为吏,又无爵位在身,那就是白身了。 他是赵国的世子没错,但依大骊礼法,他也是个白身。 李铮做太子时,曾与二皇子有过一段争锋,与这赵良,也没少打交道。 “此间非皇都,更非大骊,赵世子又何须如此谦逊?” “哈哈,的确不在大骊,可我眼前之人,是当今的大骊尚德君,礼数不该少!” 赵良带着nongnong的笑意。 笑意当中,似透着真诚。 李铮知道,他实则一头笑面虎。 没有点能耐,李湛和赵武,是不会让他来的。 “你说得很对,不知道做了靖武王的李湛,有没有如鱼得水呢?” “尚德君说笑了,能做靖武王,还是托了尚德君的福,二皇子真若是如鱼得水了,又岂会派遣我来此。” “我喜欢你的直接,那你能代表李湛吗?” 李铮发问。 赵良收齐了笑容,神色一正。 “当然可以。” “那我可以告诉你一件喜事了,李湛和赵武的一件大麻烦,已经被我解决了。” 赵良当然知道李铮说的是什么。 “在来时的路上,我就已经听说了,不过,这消息是魏王既联姻了皇帝,又联姻了前太子,至于瓜州如何,军镇如何,魏王是否会真的入朝,都不好说呢?” 当下,赵良最关心的,还是魏王的去向。 “此事,不管表面如何,但至少在实际上,魏王不会与李湛为难,就如同我现在和李湛的关系一样。” 赵良顿了顿。 “尚德君这么说,是有绝对的把握,让魏王站在身后呢?” 绝对地把握? 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事情。 但这也不影响李铮对赵良的承诺。 “那你以为我万里迢迢赶来大梁,是为了什么,答应和魏王联姻,又是为了什么?” 赵良又停顿了一下。 “尚德君的话,我信了。” 他露出笑意。 “不过嘛,二皇子也让我问一问尚德君,与尚德君合作,到底能得到多少好处,毕竟二皇子的要求简单,只需要推翻李乾就是了,因为大骊能顺位登基的,就只剩下二皇子。 至于尚德君要想做皇帝,那要推翻的可就多了,甚至天下不乱,尚德君就没有机会,与尚德君这样的人物合作,我家二皇子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担心的,希望担待!” 他和李湛的目的,的确是不一样了。 李湛做皇帝,也要比他容易多了,李湛可一点都不希望,天下会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