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存在 (第2/2页)
我们的存在!” 淡化。 这是个新词。 李信一想,是有那么些道理,可有一个问题,他不能明白。 “若魏王要淡化我们的存在,那昨日何须大张旗鼓地迎接呢?” “哈哈,这就是高明之处,昨日迎接我们,尽皆用大骊礼法,这并非是大张旗鼓,而是给有心人做戏看,你再想一想,我们入城时,城门除了士卒和水泽,还有多余的人吗,可曾见到大梁的庶民,所以魏王这就是淡化我们的存在。” 对于此,李铮很笃定。 “公子借用镇龙门营造奔走魏国的势,让天下人都误以为,魏王是想参与到这场皇子之争,可魏王今时今日所做,却是冷淡处之,他是想让天下人知道,他和公子,就只有尚德君这一层关系,并无其他。 倘若公子反其道而行,让天下人都看到,公子在大梁风生水起,让他们再次以为,公子身后,就是魏王,这样就破坏了魏王的计划,公子真是高明!” 李信说得不错,李铮想要做的,正是这些。 他在大梁征途,就是从强化自己的存在开始。 “明日,张贴告示,以重金招门客,纳奴仆,再花重金,去城外购置一大片良田,还有,这府邸魏氏两个大字,都给了换了,换成鎏金的尚德二字,门口的石狮子,也要焕然一新,总之,要让所有人看到,尚德君在这里开府了,大梁城中的权贵们,总会有人搭理我们的!” 李铮想到,他手中还有一百万两银子,足够挥霍一阵了。 商议定下,已到下午。 钟铭驾车,李信携三人护卫。 从尚德君府中出来的马车,一路走街过巷,去了大通钱庄。 大通钱庄,遍布大骊以及主要方国。 手持大通钱庄的银票,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取到银子。 方便是很方便,就是手续费太高了。 李铮手持的银票,足有五十万两,他就是要一次性都取出来。 钱庄位于大梁城最繁华之处。 李铮看去,一座占地不小的铺子,列在眼前。 铺子四门八窗,尽皆打开,能看到里面,是一排柜子。 柜子后面,账房先生记着账,伙计们正在称着一坨坨的银子。 不管在哪里,大通钱庄总是很忙碌。 在大骊,金银铜,都可以作为货币。 四五两银子,就足够四口之家,一年度日所用,至于金子,普通人几乎就见不到,李铮手持五十万白银,可以作为一笔巨款了。 马车停在门口,里面掌柜看到,亲自迎了出来。 走南闯北做生意,最重要的,一个是见识,一个是眼力见,能乘坐马车的人不少,但能用身负甲胄的骑士护卫,必定是达官贵人。 “大人,小的大通钱庄大梁总号马三进,拜见大人!” 李铮还没下车,就听得有人在喊。 在大通钱庄,不管是哪个地方的掌柜,见到贵人,都要来上这么一句。 “大人,您是要取钱?” 掌柜又问。 至于对方的身份,掌柜就算是好奇,也不会多问,大通钱庄的规矩,自是如此。 “不错。” 到这里,掌柜就没话了。 因为接下来的话,他要将李铮请到里面,奉上了茶,才能继续问。 李铮品了一口香茗,的确是好茶。 这就是金钱的魅力啊。 “敢问大人要取多少,我好为大人备齐!” “票号在此,五十万两。” 这话,直接让掌柜滞住。 因为在大梁,一次性能取五十万两的人,就没有他不认识的。 “大人是远道而来,应该不知吧,要取这五十万两,需得一月才能备齐。” 这个道理,李铮自然是清楚的。 取钱的事情,按理说他没必要亲自来,既然来了,就有他的道理。 “昨日晚间才入城,不知规矩,那就劳烦掌柜快些准备。” 这一句话,让马三进立即知道,这位是谁呢,又来自哪里。 “若是大人急用,可先以交子五万两应急,剩下的,我全力为大人准备,还请大人告知府宅在哪,到时候为大人送上?” 尚德君的宅子,还能在哪里,只是这样的话,马三进总归是要问的。 “门口尚德二字便是。” 马三进唯唯诺诺,连忙应下。 出了大通钱庄,李信手中,正握着一大叠交子。 五十万两银票退还,等到银子送上,再将银票取走,相当于这五万两的交子,是大通钱庄借的。 交子,可以说是以大通钱庄背信的纸币,上面有大通钱庄的特殊印记。 需要用时,只需要填个数字,盖上本人印章就足够了。 唯一的不足,就是大通钱庄的信用有限,交子的额度也有限。 五万,已经是大梁总号的极限了。 “你说,魏王知道了这些,会如何想呢?” 大梁城中,尚德君出门,亲自取钱,一下子五十万两,足够令人震惊了。 魏王手眼通天,他不能不知道这消息,还有大梁城的有心人,也会知道这消息。 “公子,要是多出几件这样的事,魏王就要提前现身,来见公子了吧?” “我想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