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暗杀 (第1/2页)
大骊以武开国,以礼定国。 天下七十九郡,共有十一军镇,每一军镇,驻守大军一万五,共计十六万余常备军。 除此,皇畿之地有四卫,每一卫大军两万,再加上拱卫都城的龙骧、虎贲、御林三军,合计十一万之多。 二十七万常备军,五十万军户,可以让大骊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拉起一支五十万的大军,弹压诸国。 上阳军镇,列于十一军镇之一。 此处,有两座城池,一座大,一座小。 小的是军镇,只驻守大军,常人难进,大的是城池,庶民商贾,王侯贵族,不绝于缕! 李铮揭开车帘,向着远处去看。 天际下立着的那座小城,就是上阳军镇。 被人追着的滋味,很不好受,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赶上你,所以你就只能快,越来越快。 可以断定,第二波死士,就在后面,距离越来越近。 死士的马,都是大骊良驹,比他们只快不慢。 上阳城就在眼前,他们的速度,终于能慢下来了。 好一个威风的高祖皇帝! 七十九郡,十一军镇,这意味着每七郡之地,就有一座军镇。 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而军镇的最高长官是镇府将军,这二者权力分割,互相之间,也没有交集,只有顶头的皇帝,才是他们效忠的对象。 这套体系很聪明,不仅维持了这样一支庞大的常备军,更是始终让地方的权力,大不过中央,形成完美的统治。 可这一切,因为尚武帝不同了。 常年对四海方国征战,国内财政,必定吃紧。 为了维持帝国的强盛,持续向外作战,尚武帝出了两个昏招。 第一是卖官,第二是纵容私兵。 卖官,可以获得钱财,纵容私兵,可以花费极少的钱,让将军们获得最大的动力。 这就导致这么多年下来,出身士族门阀们的将军,因为有家族的支持,大肆圈养私兵,混入军镇,势力越发庞大,而能够买官的人,也多是出自士族门阀。 表面上看起来,尚武帝夷灭三十六国,新增十二郡之地,实际上已经为庞大的帝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朝堂之外,门阀隐有割据之势,朝堂之上,皇族、群臣、夫子,形成了三股势力。 尚武帝在时,能威震天下,尚武帝不在,就看何时爆发。 无论是司徒越、李乾、赵武、妖后,他们都没有前瞻的眼光来看这一切。 天下,即将要乱了。 魏王拥有冠绝天下的铁甲军,他在这个时候,不去魏国,还能去哪呢? 入了城,李铮所行之处,尽皆张灯结彩,就连道路上的行人,也大多都穿着新衣。 车驾一直到驿馆门口,方才停住。 驿馆,是官家的,只有客栈,才是庶民的。 李铮一行人,一辆马车,十七个骑士。 骑士尽皆甲胄,手执长戈,一看便知,这是官家的人。 这里驿丞也是机灵,老远看了,迎了出来。 “上阳驿丞,见过大人,不知大人从何处来?” 李铮没有着急回答,他下了马车,在靠着窗户的一张长案后坐下。 驿丞奉上上好的茶水,他在抿了一口后,方才说起。 “从东边来的,一路所行,尽皆山野,不知世事,此处张灯结彩,是到了什么节日吗?” 二月初二离京,到今日,已是二月二十,整整十八天了。 “大人不知啊,这也是昨日才传开的消息,新皇即位,改元大乾,皇后监国,母仪天下!” 说这话时,驿丞的面上,还洋溢着欢乐。 每当新皇即位,都要天下大赦,行商的少税,领俸禄的发钱,谁又不高兴呢。 李信刚要站出来说话,却被李铮一抬手,给拦住了。 “乾,为天,大乾,这是不是要开天辟地,重换新天呢?” 重换新天。 这…… 驿丞心里能想,但是不敢说,尚武帝的余威尚且在。 “敢问大人,来自何处,小的都要细细录下,好禀明此间县府?” 李铮起身,摸着腰间的赤羽。 “我就是大骊的尚德君李铮。” 尚……德君! 驿丞哑然,惊的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无事,我不怪你,但我要你替我做一件事,将我到此处的消息,说给所有人听,还有,准备好房间,要临街的!” 驿丞听后,连连点头。 将一行人车马安顿好后,又赶忙退了出去。 “先皇刚崩,不足一月,新皇就即位,而且还这般大肆庆祝,宗庙的那帮老夫子们,岂能容忍,难道大骊的皇族们,没有人出来反对吗?” 大骊以礼治世,处处重视礼法。 先皇才走二十日不到,新皇就即位,严重违背祖制,不说李信,就是天下的读书人,也要忍不住跳出来骂。 “这就是妖后的高明之处,她能权衡各方利弊,达到目的,你怎么不想想,东方的齐国,最开始先惹到了谁?” 惹了谁? 李信回想了一阵。 “四年前,齐王僭越祭祀,不尊法度,是夫子第一个站出来,跳脚大骂,那齐王也是年少血性,将一篇数夫子十罪文,传遍天下,尽道夫子误国,难道司徒越举兵伐齐,就是为了堵夫子的嘴?” 李铮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聪明,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什么都放得下,因为他们就是追逐利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