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不同 (第1/3页)
林黛玉把信送出去的第二天一大早,薛宝钗就急匆匆地来了,一进门就道:“林meimei,你可听说了吗?杨四公子被侍郎大人禁足了。” 林黛玉一面请薛宝钗入座,一面让丫头上茶果,然后道:“宝jiejie,此事我已经知道了。” 薛宝钗呆了一呆,连忙道:“meimei知道了?那你知道他把十三万银钱分文不留的事儿吗?” 林黛玉红着脸点点头。 “那禁足的原因呢?” 林黛玉道:“侍郎大人考校功课,涉及吏治赋税。杨四公子年轻气盛,说得未免多了些,惹得侍郎大人大怒,这才禁了足。” 这跟薛蟠打听来的截然不同。 薛宝钗定了定神,道:“林meimei,侍郎大人既然大怒,必有缘由。杨四公子毕竟是少年公子,哪里比得上侍郎大人周全。meimei,你过了门,可要好好管管杨四公子。” “宝jiejie,男人是管不住的,只能徐徐导之。”林黛玉深深地看了薛宝钗一眼道:“宝jiejie,我知道你是真心待我。我也不藏着掖着。就以杨四公子这次被禁足一事为例。想我们在大观园里到时候,哪里有请过什么正经先生,就是吟诗作赋,那也只是诗词歌赋而已,比不得杨四公子是正经请了先生,专门学的策论。在这上头,杨四公子上有先生细细教导,下有兄弟共同进步,还有侍郎大人时不时地督导。宝jiejie,我们的诗词或许可以跟人家一较短长,可论策论,却是远远不及。再者,” 林黛玉深深地看着薛宝钗,道:“宝jiejie,我既然要嫁出去了,有些话,我也不藏着掖着了。宝jiejie以为,宝玉待我不同,是为何故?” 薛宝钗咬了咬牙:“自然是因为meimei在大观园里是一等一的出挑。” 虽然大家都说她跟林黛玉是牡丹对春兰,各有千秋,可薛宝钗自己都很清楚,她的好名声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贾家的丫头仆妇们看在王夫人的面子上的吹捧抬起来的,比不得林黛玉,被处处贬低之后,还跟她齐名。 真要比起来,她的确差了林黛玉一截。 林黛玉摇了摇头,道:“宝jiejie,夫妻和谐之道,当以欣赏为先,礼让为次。若是处处盯着对方的不足,只会生了嫌隙。” 贾宝玉不求上进,只想做一个富贵闲人,这种思想其实很消极。 林黛玉知道吗?她当然知道。 可既然当初她认定了贾宝玉,她就会放下,不去看贾宝玉的不足,反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贾宝玉的优点上:贾宝玉对女孩子的温柔,贾宝玉对女孩子的体贴,贾宝玉的多情。 即便这会让她多出无数的情敌,她也会对之微笑,因为这是贾宝玉的好处。 至于贾宝玉不求上进,若是在意到了极致,嫌弃贾宝玉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荣华富贵,又何必非要贾宝玉不可呢?直接找一个知道上进的,不好吗? 薛宝钗也知道林黛玉这是为她好。 她长叹一声,低声道:“林meimei,我不是你。金玉良缘本是我妈和我姨娘的意思。” 薛宝钗口中的姨娘就是王夫人。 虽然被贾宝玉的温柔体贴吸引,但是薛宝钗很清楚,贾宝玉根本就不是她心目中的良人。甚至可以说,贾宝玉跟她心目中的良人截然相反。 她有青云志,贾宝玉最是厌恶仕途经济。可是为了薛家,为了哥哥,她又不得不嫁给贾宝玉。 薛宝钗的心里何尝不苦。 林黛玉道:“宝jiejie,这是meimei第一次跟你说这个,也是最后一次。你也听meimei一句:宝玉他,他看似温柔,实际上却是个极其固执的。你一味劝诫,他未必听的进去。” 何止是听不进去,还会适得其反。 想到这个,林黛玉就不觉为薛宝钗的未来担心。 若是薛宝钗能早早闺房得子,那还好些。可若是…… 林黛玉都不敢想象下去。若是贾宝玉脾气上来了,薛宝钗膝下又没有儿女,这后半辈子可怎么活! 薛宝钗摇了摇头,道:“林meimei,你也莫要说我了。还是想想林妹夫吧。眼看着你们婚期将近,杨四公子还把侍郎大人气得下了禁足令。可见事情不小。” “这个我已经知道了。侍郎大人还说,杨四公子需要磨一磨性子,二十三岁前,不许杨四公子下场。” “怎么会?!” “宝jiejie,你放心,这样挺好的。”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句话,林黛玉不陌生。杨四公子早早地步入仕途,她高兴,因为夫贵妻荣;若是杨四公子选择先沉寂一段时日,她也高兴,因为夫妇和谐。 无论怎样,她都会把自己的日子有声有色地过下去。 “林meimei,你果然与我不同。” 换成是我,我早就跳起来了。你竟然还坐得住。 “宝jiejie,荣华富贵都是外物。我们嫁的,是那个人。” 林黛玉真心把薛宝钗当成姐妹,只可惜,如果薛宝钗那么容易听得进去劝,她就不是薛宝钗了。 她只是摇了摇头,道:“林meimei,你不懂。” 你若是懂了,姨娘又怎会如此厌恶你?若是你早早懂了,也就没有金玉良缘了。 我如何不知道宝玉极其厌恶仕途经济。可是嫁给宝玉,就是嫁给这府里,这府里需要一个知道仕途经济又能劝着宝玉往仕途经济上走的宝二奶奶。 不想再听林黛玉的劝,薛宝钗起身告辞,林黛玉亲自送她出去,这才回来。 送走薛宝钗之后,林黛玉彻底失去了做嫁衣的心情。 她将目光转到了父亲留给她的书籍上。 她偏爱诗词,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她就没看过别的书。游记、杂记这些,贾宝玉喜欢,她一样喜欢,就是策论、四书五经这些,她也细细读过。只不过贾宝玉不喜欢,为了不让贾政又生贾宝玉的气,林黛玉从来不曾显露过罢了。 如今,她要嫁出去了,从未婚夫的书信来看,自己的未婚夫倒是很喜欢钻研这些,只是因为年轻,在理解上难免有些偏颇。既然自己的未婚夫婿喜欢,她为何不细细研读? 想到这里,林黛玉从书架上挑选出两本书,决定在接下来的三天内好好读一读,顺便写篇策论。 虽然她不曾专门学过,可是有林如海当年读书时候的手稿在,她可以琢磨着学着写。 看到林黛玉放下嫁衣反而找了书籍坐下来看,紫鹃和雪雁都呆了。 雪雁是典型的林家人,轻易不会质疑自家姑娘的行事。可紫鹃就未必。 紫鹃犹豫着上前,接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