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交情 (第2/2页)
能断了联系,要好好的维系。 而且原本柴进资助王伦千两银两,没准也是存了扶持一个势力给老赵家填填堵的意思。只是王伦太不争气,没干多长时间就被人干掉了。那当初柴进的投入也就打了水漂了。而现在出现了一个更合适的张凡,从其没有接受王伦带上山的银子看来,应该是不爱财的,那就要从别的地方入手了。那在他手中多余无用的铁资源就是个好选择了。 另外晁盖在上次别后也是没过几天就上了一次梁山,带着不少的礼物。 和晁盖见面也给梁山带来了一个商机。 聚义厅内,张凡和晁盖相邻而坐,下面头领俱在作陪,一大桌子的菜摆放的满满当当的。 “晁保正一别几天,别来无恙啊。”张凡首先出口道。 “呵呵,托寨主的福,庄内平静的很,无有事端。某还和平常一样,整日耍刀弄棒,吃吃喝喝的。”晁盖也是个爱热闹的场面人,只身在梁山也并没有觉得什么不自在。反而有些如鱼得水。梁山现在的这些头领大多都是周围的人士,都听过晁盖的事迹,桌上也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张凡笑道:“某听闻保正还做着私商的买卖?” “不错,主要就是私盐的转手出手贩卖,某这些年闯下了些许的名声,又得江湖同道信任,是以周围有需要的好汉都会到某这里来进货。”晁盖坦言道。 这事在江湖上并不是什么秘密,就算是官府中也多有人知道,不过晁盖所得的利益也大部分都分润了出去,堵住了郓城县各个人员的嘴。所以他那庄里也算是个半公开的私盐出货之地了。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也没人去宣传。 “私盐这东西就是官盐价格太高,百姓们们幼不能自产,很多人都用不起才滋生起来的。要是盐价和私盐的价格一样,也没有谁会去冒着风险买卖私盐。过几个月我们梁山也会有一批盐出来,到时还要麻烦天王了。”张凡笑道。 “只要能运过来就没问题,盐这个东西只怕不够卖,是永远也不嫌多的。就是不知贵寨的盐能是什么品质?”晁盖也不管梁山能从哪里弄来盐,他只管分销出去就行了。 “应该都是一到三等的品质。”张凡笑道。 “这样啊,不知张兄弟要卖价几何?”晁盖问道。不管怎么说,价钱是要谈好的。 “精盐就作价二十七文如何?” “这般便宜?要是质量也好的话,有多少就能卖出多少。” “那就好,天王准备两个月后接货吧。大概有两千石左右,以后每月都可提供至少一千石左右。” “这么多,我却是要回去联系一下人了。这样便宜的货源,他们肯定是会抢着要的。”晁盖笑道。 大宋的盐价稍好一些的就是每斤四十文往上,精品的能达到六十文,这样的日常用品对于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购买私盐的话就要便宜的多了。 还有一点让百姓们购买私盐的原因就是,官府为了统一管理,大多数零售盐铺都在城内,这就给了乡镇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综合起来买卖方便又便宜的私盐就不可避免了。 张凡想要做私盐的事情也不是随便的。就在从西溪村回山的当晚,系统又是一个任务发了下来。 奖励:晒盐技术。 任务:势力人口达到三千人。一个势力想要发展成规模,就不能单靠抢掠,得有稳定的财政来源才行。接取任务后半年之内出盐五千石。 惩罚:三个月内味觉消失。 这个任务张凡毫不犹豫的就接了下来,就算没有系统任务,食盐他也是要搞一搞的,不说能赚多少钱,能将盐价压下去,让百姓们都能吃的起才是最终目的。张凡在后世的时候每包一斤的盐才一块钱,而在大宋同样质量的盐所需的钱财换算一下,起码也要四十块,四十倍的差距,太暴利了。要知道从盐户手里拿到盐时的价格可能才几文钱。 张凡问晁盖私盐的事情就是想要找一个代理商,毕竟就算是有了技术,晒出了盐,也要有人去卖出去才行,目前的梁山不适合做这个繁琐的事情。只能找成熟的有经验的代理,晁盖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就算是到时候晁盖劫了生辰纲,不得不跑路,人脉也会留下的。再选个人就是了。 此时的阮小五现在已经带着百人愿意做事的百姓顺着水路前往外海寻找合适岛屿布置了,要是快的话,两个月后就能又所产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