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4 诗会 (第1/1页)
穿越种田记事第一卷锄禾日当午204诗会 不过,虽然心里有点怕怕的,李云心并没有耽搁她的日常活动。 练箭和骑马,依然是每天必备。 有时候还会跟同样在校场出现的盛丹霞打个照面。 李云心一般也就对她点点头,权当跟她打招呼了,并不会与她攀谈,或者主动行礼。 于青梅和于知秋依然会陪着李云心一起去遛马,不过很快,盛丹霞也笑意盈盈地加入了这个队伍。 然后么,就成了于青梅和李云心在前头驱策驰骋、小步快跑,偶尔跑得远远的,只留下于知秋和盛丹霞坐在马背上,在后面慢慢悠悠地溜达的局面。 李云心每次骑在小乖背上,用手抓着缰绳,都忍不住抚摸几下它的脖子,感受它皮肤底下的血管和肌rou的律动。 每次,骑着小乖跑起来,李云心都有种暗戳戳的激动。 小乖现在的状况,已经好了很多。 大概是养在于家的马厩里,得到了精心的照料,营养也跟得上了,每天还可以进山溜达一圈儿的缘故吧。 小乖现在的毛色,简直就像一匹名贵的灰色软缎,顺滑亮泽,让人忍不住想伸出手去,轻轻地摸一摸。 摸上去之后,还会有些爱不释手。 只是小乖依然很瘦、很矮,经常让人怀疑它的真实血统,到底是不是毛驴家族的后代。 李云心可不介意小乖到底是什么血统,更不介意它的身高。 小乖现在的高度,对她来说其实正正好。 大概是因为天天锻炼,出了成果。李云心近期个头儿,窜的有点猛,简直就像是春天的小树抽条了似的,长得嗖嗖快。 现在她的身高,已经超越了与自己同龄的七堂哥李希德,追上了比自己大一岁的堂姐李云芳,距离亲哥李希贤的脑瓜顶,也只是还差半头而已。 其实不止李云心长个儿了,自打老李家有了豆腐坊之后,家里的孩子们,都十分明显地开始蹿个儿了。 就连矮墩墩的李云舒和李希杰,也都跟那雨后初起的蘑菇一般,纷纷蹿高了一大截。 李云舒和李希杰,就像两个年画上的胖娃娃。 皮肤白白嫩嫩、白里透红,小脸儿圆嘟嘟的、脸蛋儿红扑扑的,大眼睛也圆溜溜的,胳膊腿儿都跟那嫩生生的藕节一般。 要多可爱,有多可爱。 每次李云心见到他们两个,都有种想给他们拍几套照片的冲动。 只可惜自己的金手指,不是空间、系统啥的。至于照相机、手机之类的东西,自己哪怕把一对儿小蝴蝶翅膀都给扇乎折了,也扇乎不出来啊! 渤海郡下了几场秋雨,也爆发了一场洪水,不过靠山屯这边,却没有受到洪水的直接波及。两处水源地都涨了些水,但涨得不厉害。最高水位也只是将将淹没了过河的石桥。 胆子大的人,甚至可以直接踩在水底下的石桥上,走到河对岸去。 天气渐渐凉爽下来,富贵人家的女眷已经开始置办新款的秋装了。 而穷人家的女眷,也已经开始拆洗晾晒过冬的被褥,和棉袄棉裤之类的冬装。 就在李云心觉得,自己是疑心生暗鬼,对盛家娘子盛丹霞警惕太过的时候,她收到了一张大红底烫金嵌螺钿菊花帖。 其实这就是一张请柬,做成了帖子的模样。大红的底上,烫上了金字,还用黄金和螺钿镶嵌出来一黄一白两朵正在怒放的华贵菊花。 李云心看着这帖子,有种想要把它带回现代去的冲动。 这盛家,看来富得流油啊! 黄金、螺钿,竟然都舍得这样奢侈地用在一张请帖上…… 原来,盛丹霞借了于家人的地方,办了一场赏花宴。要赏的,就是这傲霜斗雪的菊花。 按照于青梅转述的、盛丹霞本人的说法,这是她盛家大娘子打算在渤海郡常住,要进入这祥云镇社交圈的头一次露面,所以务必要隆重盛大,令人宾至如归。 日子就定在九月初八,恰好是九九重阳登高日的前一天。 九九重阳登高日,又称之为敬老节。 家家都要做重阳糕,人人都要登高望远,还要插戴茱萸。重阳节也是让李云心挺有兴趣了解的一个传统节日。 毕竟在现代,过重阳节的方式,除了不可或缺的买买买,基本就是给家里的老人打打电话、发发短信或者微信什么的…… 盛丹霞的赏花宴,除了地方是借的于家的庄子,别的都是盛丹霞带着的下人安置的。 到了正日子,李云心按照于青梅的嘱咐,掐着点儿来到了于家的别庄。 一进院子,就被眼前的花团锦簇给吸引了。 院子里搭建了很多造型各异的花架,高低间杂、错落有致,着实令人赏心悦目。 这些花架的主材基本上是竹制品,个别也有几处木质的。 李云心边看边点头——看来成本控制得还不错,应该不会太高。 不过,那花架上的花盆,有些的成本怕是不低。除了有常规的瓦盆、陶盆、瓷盆之外,甚至还有水晶盆、玛瑙盆、羊脂玉盆…… 而那些有幸摆在架子上的菊花,也几乎样样都是名品。 李云心靠着自己认出来的,就有绿牡丹、墨荷、绿云、帅旗、西湖柳月、凤凰振羽、红衣绿裳、十丈垂帘、黄石公、玉壶春这十种。 这一番花团锦簇,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若是每一盆花都属于不同品类,而且还都是名品植株的话,李云心觉,单单就这院子里的这些菊花都加在一起,差不多能把欢喜糖果铺买下来,还得有剩…… 这盛家娘子,简直……简直壕无人性啊! 李云心隐隐约约有几分疑惑。 这盛娘子既然这样财大气粗,又打算在渤海郡长住,为何不干脆自己买一套庄子、或者院子什么的,而非得要借于家的地方呢? 李云心顺着地上铺设好的路径往前走,一路走,一路欣赏摆在两旁的菊花。 啧啧啧,单单把这些娇贵的菊花从各处产地运到这里来,都得不少费工夫、费力气、费心思、费银钱吧…… 这盛家娘子办的赏花宴,还真是大手笔啊! 路边的花架之后,每隔两三百步左右的距离,就一边一个,站着两个侍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