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2 有趣 (第1/1页)
李槐失落地站了一会儿,一瘸一拐地离开了书铺。 自打科举无望之后,他其实已经很久很久,都不碰书本了。 目前他唯一看的带文字的东西,就只有粮铺的账册而已。 之前,李槐光顾着跟老两口儿联络感情来着,还没来得及把话题转移到贤哥儿怎么进的行知书院这事儿上头来呢。 看来,这个月底,得抽空儿回老宅一趟。 李槐走了一阵,觉得肚子有点儿饿了,就在临近书铺附近的一个小饭馆儿,点了一壶小酒,两个小菜,悠闲自在地吃了一顿,酒足饭饱之后,便晃晃悠悠地走到粮铺上工去了。 到了粮铺,自有那伶俐的小伙计给他沏上一壶好茶,摆上一碟瓜子送到他手边。 李槐坐下休息了一阵,就开始看账本。 嗯,再过两天又该盘货了。 这段日子,靠山屯儿好多人家来镇上买粮食啊。前些日子,因为征兵令闹闹哄哄那会儿,买粮的人就不少。 然后遭了一茬冻灾,下了一场雹子,好多村里人就坐不住了,把棉衣、棉被什么的,都送到当铺去,换了现银,买了粮食回去。 这帮土包子也不想想,就他们买的那仨瓜俩枣的,够吃几天的? 真要遇上饥荒,不还得是个逃荒的命! 李槐摇头嗤笑,啜饮了两口guntang的茶水,继续看账本。 一直到天擦黑,他才收工回家。 到了家就见屋子变得十分整洁,比原来那老婆子在的时候还利落呢。 这是曹氏转性了? 还是这败家娘们儿不止买了厨娘,还多买了几个下人? “曹氏,你今儿个去牙行了?” “老爷回来了。看您这话说的,不是您说要买厨娘的吗?” 李槐疑惑地指了指周边的环境: “一个厨娘就这么能干?” 曹氏笑道:“可不是咋地?这个厨娘可精贵着呢! 花了我足足十六两银子。甭管怎么砍价,那人牙子都不松口。 但人家确实值得这个价儿。 这厨娘不止煮的一手好茶饭,还做得一手好绣活儿。 就连洒扫上这些粗活儿也来得! 干活儿既麻利、又勤快,兼且忠心耿耿,而又性情柔顺,十分难得。” 见曹氏把厨娘夸成了一朵花儿,李槐也来了兴致: “哦,世上竟然有这样能干的人?快叫过来让我看看!” 曹氏扯开嗓子喊了一声儿:“蝉娘,快过来,给老爷请安!” 远远地有人应了一声儿,李槐见到一个苗条的身影款款走了过来,心头一喜。 然而等到厨娘真的站到了他面前,才看出来,这厨娘身材瘦弱干瘪,容色十分寡淡,怎么看怎么倒胃口…… 好你个曹氏,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李槐冷冷地扫了曹氏一眼,果然见到曹氏唇边没来及掩饰的笑意。 心中怒火填胸。 这些女人们,怎么一个个的,都这样儿自以为是! 珠姐儿原本好好个姑娘家,偏不听自己这个当爹的话,不好好待在闺房里练练女红,整日出门游逛,结果怎么样?惹到了庞家那个煞星!只能灰溜溜地跑到乡下去避祸! 心姐儿那个死丫头,也不知怎么哄得老爷子老太太那般信她!竟然舍得让她拿着白花花的银子胡乱花用!说买书就买书,连个磕巴都不打!让她退了,竟然还死活不肯退! 还有曹氏!一天到晚地摔碟子摔碗,打量自己不知道呢? 若不是她太苛刻,那老婆子能放着银钱不赚,硬是被她气走了? 这让她买个厨娘吧,都说了要买个年轻点儿的,她就能挑回来这么个货!年轻倒是真年轻了,可这脸,怎么就能长成这样……倒也真是难为她了! 这边李槐心里暗恨,那边曹氏心里也挺窝火。 她自是知道李槐的小心思。之前李槐又不是没漏过口风! 这老不修,老早就想要买个年轻鲜嫩的丫头回来伺候他了!若不是自己一直态度坚决地挡在头里,怕是早就买了回来。这会儿,说不定连孩子都生出来了! 自己又不是泥捏的面做的,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曹氏和李槐各怀心事,倒是把那厨娘给忘在了脑后。 厨娘行礼问安之后,见两个主人只互相看了一眼,就沉默不语起来,不免有几分胆怯。实在是她已经被转卖过数次,再不想那样颠沛流离了。 静静地等待了一会儿,见主人依然毫无吩咐,这厨娘就忍不住叩头哀求起来: “求老爷、夫人发发慈悲,不要赶蝉娘走……” 这一声儿,顿时惊醒了两个心事各异的主人。 李槐叹了一声,说道: “起来吧,不关你的事。好好办差,就没人会赶你走。” 曹氏看了一眼李槐,确定没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任何一丝对那厨娘的兴趣,方才骄矜地点点头: “老爷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你且放心。 下去忙吧。晚上不宜吃得太好。清清淡淡地,做四、五个菜,就行了。” 厨娘忙不迭应了,急急地小碎步跑着进了厨房去准备晚食。 曹氏抢在李槐发火儿之前先开了口: “我看你那箱子没带回来?咱娘果然是发了横财了?” …… 书院里,李希贤已经拿到了门房通过书院的下人送过来的书箱和包裹。 全套的、,崭新的、,他看到这些,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当年,他曾经问过那闯学堂的书客,知道即便是那旧书的价格,也都不便宜。 更何况,这几本书,都还新得很呢! 很快,李希贤就集中了精神,继续听先生讲课。 这场景,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可即使是做梦,自己也要尽可能梦得久一点! 丁班的先生恰好也姓丁,是个清瘦的年轻学子。听说是书院山长顾先生的亲传弟子。这位丁先生的性子,十分温和。 若有那顽童犯了错,他也只是罚站,从来不打戒尺。 李希贤虽然是新来的,却不是这丁班里唯一的大龄学生。 在他之前还有四五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少年人,托了关系进了书院,也在这里读书。 不过,这些半大孩子都很是淘气。 上课的时候,往往不到一刻钟,丁先生就得从他们之中拎出来一两个,赶出课堂去,让他们站到院子里,到那人来人往的门廊处,去贴着墙罚站。 这几个半大孩子,正是精力旺盛、好奇心极强的时候。 对他们来说,即便是站在门廊那里看走来走去干活儿的仆役、和院子里的花鸟鱼虫,也远比老老实实地待在课堂上,听着那令人昏昏欲睡的之乎者也有趣。 今天,丁班竟然来了新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