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8 不借 (第1/1页)
穿越种田记事第一卷锄禾日当午128不借顾先生一路走,一路琢磨着李希贤这个孩子。 他刚刚故意拿了本书,没搭理这一波涌进来的人,倒也没有别的意思——既然老友写了亲笔信来,推荐李希贤入学,那么不论这个学生如何驽钝,自己也是要收下的。 刚刚那副作态,不过是想试试这孩子的品性罢了。 这孩子倒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配得上老友这封亲笔信,也配得上自己这行知书院。 那一家子虽然是庄户人家,但都拾掇得干净整洁,对待自己这个师长,也十分有礼。 还依礼准备了一份诚意满满的束脩,可见是个懂事的。 这孩子就算没有什么基础,但有好的品性打底,有学好的心,自然就能学好。 顾先生没注意,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关注过任何一个学子了。 平日里赏赏桃花、喝喝小酒、画上几笔画儿、偶尔翻翻书、逢年过节与亲友聚聚、再与好友诗词唱和一番…… 小日子过得既潇洒飘逸,又十分接地气。别提有多舒坦了。 至于说教书育人的事儿,自有书院里的教授师去做,用不着他cao心。 可这会儿,他对李希贤莫名地产生了几分关注的兴趣。 毕竟,如果仅仅只是人品好的话,怕是未必能请得动好友亲笔写下这封荐书吧? …… 李家人等到顾先生走了,方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老太太乔细妹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还得买书啊……” 李云心笑道: “我大伯和希文哥都是读书人。我哥可以先借希文哥的旧书来用用啊。要是希文哥那里的旧书没有富余的,咱们再买不迟。” 少了一个人和三份行礼,驴车上的空间宽阔了不少。 一行人出了书院门口,上了驴车,晃晃悠悠地奔着李槐家的宅院去了。 乔细妹的神情有些恍惚。 她回忆起那一回到镇上来,刚刚发现老大一家子在欺瞒自己的时候,那种既迷茫又无措,既愤怒又屈辱的心情。 今儿个去了老大那里,曹氏会怎么对待自己这个婆母呢? 如今老大翅膀硬了,怕是也知道自己不至于真的跟他撕破脸,所以有恃无恐了? 一路上,老太太一直想着心事,李云心坐在她身边,看着她的脸色变幻莫测,心情也随之变幻莫测。 没办法,自己的金手指大概是太久不出来活动有些寂寞了,导致这一路上,老太太的脑门儿上一直在噌噌噌地往外飘字儿…… 李云心感觉自己,简直像是在看漫画一样,看得到老太太内心深藏的情绪。 而且这情绪和乔细妹脸上的表情的配合,让李云心感觉十分意外。 原来,她皱着眉头是这个意思…… 原来,她抿着嘴是这个意思…… 原来,她这样翻着眼睛是这个意思…… …… 行知书院距离李槐家的宅子不算太远,小黑驴嘚嘚嘚地走了不到两刻钟,就到了。 老两口儿带着李云心坐进了车厢里等着,让李桐先去敲门。 守门的老张头三句两句问清了李桐的来历,就着急忙慌地跑到院子里去通传。 片刻后就回转来,开了大门、拆了门槛,将李桐和这辆小驴车迎了进去。 走到院子里没几步,就见曹氏面上带笑,施施然迎了过来: “五弟来了。车上可是五弟妹?什么风把你们两口子给吹来了? 家里出了什么事儿么? 咱爹娘身子可好? 珠姐儿在家安生么?可是跟姐妹淘气了?” 曹氏的话,像是放爆竹一般,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李桐施礼问安的话都来不及说出口,就被怼到脸上一大串的问题。 但曹氏这份热情过度的寒暄,一直是浮在空中的。白白问了许多话,却并没有留给李桐回答的空儿。 李桐笑了笑,等曹氏一口气问完了,一直说到要留李桐在家吃午食,李桐才淡淡地说道: “家里一切都好,爹娘身子很好,珠姐儿也很懂事,嫂子勿要挂念。” 曹氏竟是连往屋里让一让的客套都省略了:“那五弟你今儿个来是……” “嫂子,我是送爹娘来的。还是让爹娘跟你说吧。” 李桐掀开了青布车帘子,老两口儿慢慢悠悠地先后下了车。 李云心最后一个跳了出来。 曹氏顿时有种谎言被戳穿的尴尬和心慌,惊得眼睛都瞪圆了:“爹,娘,您二老怎么来了?” 看到李云心下了车,就更是迷惑不解:“怎么心姐儿也跟着来了?” “大伯娘安好。” 李云心没有直接回答曹氏的问话,而是先站定,像个小大人一样行了个福礼。 曹氏看着李云心落落大方的模样,却忍不住觉得有点儿堵心。 她直觉地认为,这死丫头上门,一准儿没好事儿。 前些日子被李云心正面硬怼的记忆,瞬间翻涌出来,让曹氏顿时觉得头也疼、胃也疼,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不舒坦。 李云心笑道: “大伯娘,还没来得及跟你说一声儿,今儿个我们是送我哥来书院的。这不我爷我奶想烨哥儿了,就顺道过来看看。” 李烨作为老李家重孙子辈儿的头一个,自然是深得二老喜爱的。 曹氏自觉找到了理由,却笑着婉拒了: “烨哥儿刚睡了,这会儿不好见风,待会儿等他睡醒了,爹娘再看吧。” 只是,想到李云心刚刚说的话,曹氏还是忍不住觉得有几分疑惑: “文哥儿回老宅了么?啥时候的事儿?我咋不知道呢?” 老太太乔细妹看着曹氏,微微一笑: “不是文哥儿。 文哥儿课业繁重,哪里有那闲工夫回老宅? 是贤哥儿。 我看贤哥儿这孩子,既孝顺又聪明,是个好苗子,就送他来镇上念几天书。 我倒是也不指望他将来能有什么大出息。反正,能认得几个字儿,看得懂城墙上贴的告示,别做那睁眼的瞎子便好。” 这一席话,说得曹氏的脸色,瞬间就难看起来。 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庄户人家,要供养一个读书人,得举全家乃至全族之力!读书进学,这是多么奢侈、多么高贵的事!凭他什么阿猫阿狗,都想要读书? 再说了,老李家有文哥儿一个读书进学的,难道还不够么? 莫非,老太太这是在跟她示威呢?乔细妹莫非是在故意明晃晃地狠劲儿打她的脸呢? 还是说,老太太在哪儿发了一注无主的横财? 曹氏的眼神儿扫过那辆蒙着青布的驴车,想想也是,若非发了横财,哪里置办得起驴车? 曹氏的语气,瞬间热情起来。 那隐忍的、扭曲的脸色,配上假模假式的热情语气,李云心顿时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在往外冒鸡皮疙瘩。 等到老太太乔细妹说明了来意,曹氏却露出了个得意洋洋、微带几分讥讽的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哎呀呀,这可不成。 文哥儿他爹说过,书这个东西,必须得要时时温习。 不是说现在不用了,就没有用了的。 贤哥儿既是要上学,还是得置办几本新书自用的。 若是实在舍不得这份银子,就让贤哥儿从先生那里借来,抄一抄也成。 既练了字,又得了书,多好的事儿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